
中毒性红斑

中毒性红斑(toxic erythema)也称毒性红斑或中毒疹(toxic eruption),为多种原因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限性红斑损害,常见于儿童和青年。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清楚,常为食物过敏,贝壳类、鱼类、水果(鱼虾、蟹、草莓、酒浸杨梅等)。其次为药物过敏(巴比妥、磺胺、血清制剂等)和某些细菌、病毒或系统性疾病(急性咽炎、扁桃体炎、风湿热、单核细胞增多症、布氏菌病、肺炎、脑脊髓膜炎等)。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人认为是食物过敏,药物过敏和某些细菌、病毒或系统性疾病所致的全身性或局限性红斑损害。
常见症状:类似荨麻疹的皮肤潮红斑块、头痛、胸闷、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舌苔厚腻、舌苔白润
发病较急,以面部、胸部、上臂和股部显著,呈猩红热样或麻疹样红斑,压之褪色。初起为孤立性小红斑,迅速扩展,融合成片,颜色由鲜红色转变为暗红色,有瘙痒、刺痛或灼热感,严重者可波及全身,黏膜亦可受累,可有发热,头痛和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根据发病急,皮疹形态,发病前有食用某些食物或感染,诊断不难。
中医病机和辩证
1.中医认为多因内蕴湿热,饮食失节,使湿热结毒入于营血,毒邪外透,发于肌肤而致病。
2.中医辨证分型
主证:急性发作,皮损潮红肿胀,有时有点状出血。有发热,头疼,胸闷,腹疼,小便赤短。舌质红绛,舌苔白腻,脉弦滑而数。
辩证:湿热结毒,热入营血。
检查项目:血象
1、中毒性红斑食疗方:
【方名】加味凉血退斑汤。
【组成】鲜生地30克,鲜芦根30克,大青叶30克,板蓝根9克,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桑叶9克,白藓皮15克,赤芍9克,黄芩9克,生栀仁6克,滑石9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