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状小汗腺腺瘤(papillary eccrine adenoma)1977年由Rolon和Helwig首先报告。
(一)发病原因
乳头状小汗腺腺瘤的形成原因相当复杂,包括遗传、自然老化、女性荷尔蒙、个人体质等都有影响。
常见症状:遇冷后排汗增多、自觉汗臭、泌乳障碍、皮下结节
检查项目:病变部位检查、组织病理检查
由于乳头状小汗腺腺瘤人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所以预防的方法不外:
1、尽可能减少感染,避免接触放射线和其他有害物质,尤其是对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2、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一)治疗
本病属于肿瘤性疾病,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手术彻底切除后一般具有一定的复发几率,具体的复发的可能性和手术切除的范围有关。故应尽量扩大切除病变范围。对于有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应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二)预后
本病属于肿瘤性疾病,有明显的复发倾向。
应该尽量少吃辛辣的食物,忌烟酒。青少年在吸收营养的同时,要注意饮食均衡、清淡,不要吃太多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此外,在学习、工作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过度。适度的体育运动能够增强体质,减少由于感冒、体质弱引起各类感染或扁桃体炎,但是进行体育运动,也要注意量的掌握,不要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造成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