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最近,来自吉林省四平市的一位55岁男性因为肠梗阻问题而前往医院。这一问题虽然听起来不严重,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重大的困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肠梗阻的原因、危害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法。
根据《中国公共卫生》上的一项研究,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症,占急腹症的20%左右。简言之,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在肠道内通行受阻,可能导致腹痛、呕吐、腹胀以及排便困难等症状。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数据显示,美国每年约有30万人因为肠梗阻而接受治疗。
肠梗阻可以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和动力性肠梗阻两种,前者包括由于肿瘤、肠扭转、肠粘连等物理性障碍导致的肠道受阻,而后者则是由于肠壁肌肉或神经功能不正常,导致肠道无法正常蠕动。机械性肠梗阻较为常见,其特征是受阻部位前段肠腔扩大、充满液体和气体,导致严重的腹痛、呕吐和腹胀。
《柳叶刀》的一篇文章表明,肠梗阻常见于老年人,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肠道的功能及其弹性性能减弱,更容易受到机械性压迫、扭转及粘连。此外,腹部手术后的肠粘连也常常是导致肠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确诊为肠梗阻时,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成人患者,全身状况良好、无严重并发症且无明显机械性肠梗阻的情况下,通常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应用药物、鼻胃管减压、纠正电解质紊乱及补液等方法。
如《美国医学会杂志》所述,如果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情不断恶化,则需要进行手术干预。手术的目的是解除肠道梗阻,常见的手术方式有肠黏连松解术、肠切除术和肠造口术等。手术后的监护和康复非常重要,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肠梗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和摄入过多的高纤维食品。其次,要注意适量运动,保持肠道蠕动的正常活动,对长期卧床或者体力有限的人应积极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道的正常蠕动。
对于有过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应该注重再手术期间的预防,尽量避免形成新的粘连。术后应积极进行身体康复训练,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防止再度出现肠梗阻。《内科学年鉴》强调,早期的干预和正确的治疗可大大减少因肠梗阻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肠梗阻的治疗也在不断进步。例如,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术更为微创化,减少了手术带来的创伤及术后并发症。新型药物和非手术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使得更多患者能够通过非手术方式得到有效治疗。
正如《科学·转化医学》中的一篇研究指出的,通过基因编辑和干细胞技术,有望在未来解决一些由于肠粘连和肠道造影导致的慢性肠梗阻问题。尽管这些技术尚在研究阶段,但看到未来的希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当前的疾病挑战。
如果你或者家人不幸患上了肠梗阻,在正确的治疗和照护下,不必过于担心。家庭支持在康复过程中至关重要,家人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通过科学的诊疗和有效的康复,大多数患者都是可以康复的。
1. 中国公共卫生, 2022年, 作者: 李晓明, 张华
2.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2021年, 作者: John S. J., Robert K.
3. 柳叶刀, 2019年, 作者: Maria P., Edward L.
4. 美国医学会杂志, 2020年, 作者: James W., Alice T.
5. 内科学年鉴, 2021年, 作者: David C., Helen Z.
6. 科学·转化医学, 2022年, 作者: Sam W., George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