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根据近期一份来自某地区医院的急诊生化报告,患者因有机磷农药中毒入院治疗。实验室指标显示患者血糖(39.34 mmol/L)、尿素(7.51 mmol/L)、肌酐(84 u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8.0 mmol/L)、血清胆碱酯酶(200 U/L)等多项指标异常。正常参考范围分别为血糖3.9-6.1 mmol/L,尿素3.1-8.8 mmol/L,肌酐41-81 u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21-31 mmol/L,血清胆碱酯酶4500-13000 U/L。
这些指标的异常显示患者肝肾功能受损,体内酸碱平衡紊乱,酶活性显著降低,反映出体内存在严重的毒性反应。
有机磷农药是农业生产中既常见又高效的杀虫剂,但也是一类高毒性的化学物质。中毒后,对人体器官特别是神经系统、肝脏和肾脏的损害非常严重。血糖显著升高可能与急性应激反应及胰岛素抵抗增加有关;尿素和肌酐水平的升高则提示肾功能受损。
有机磷中毒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是血清胆碱酯酶的活性显著降低。胆碱酯酶是一种关键的酶,负责分解乙酰胆碱,中毒时乙酰胆碱积聚会导致神经传导功能异常,出现肌肉震颤、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一系列症状。研究表明,有机磷中毒反应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与其对神经元和内分泌系统的多重影响有关。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需要立即进行积极处理。首先是洗胃,这是为了尽量减少毒物的吸收。对于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的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阿托品及解磷定类药物是急性有机磷中毒治疗的主要药物,它们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与毒物竞争性的抑制乙酰胆碱酶,以此缓解中毒症状,恢复神经传导功能。
有机磷中毒的预防需要从源头抓起,特别是农业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规范操作。对于高危人群,如农民、农药生产工人,必须配备合格的防护装备,并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此外,还要加强个人卫生管理,避免在农药喷洒后立即进入作业区。
日常生活中,家庭必须妥善保管农药,避免儿童误触误食。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应严格监督农产品农药残留,加强日常检测,确保居民饮食安全。
总之,有机磷中毒的危害不容小觑,日常生活中必须加强防范。一旦怀疑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争取早日确诊、及时治疗,以减少对身体的损害。
引用文献
Marrs, T. C. (1993). Organophosphate poisoning. Pharmacology & Therape Special Emphasis Series.
Eyer, P. (2003). The role of oxime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ophosphate pesticide poisoning. Toxicological Re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