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荨麻疹,又被称为风疹块,一听这个名字可能一下子就让你有些紧张。没关系,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慢性荨麻疹,帮你了解这个疾病的成因、症状、治疗以及如何预防。慢性荨麻疹是指病程超过6周的荨麻疹,常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
慢性荨麻疹可以因为多种原因引发,包括过敏、免疫系统异常、药物或食品添加剂等。它在全球患病率约为0.5%到1%,虽然不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症,但一旦发生却会给生活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据统计,女性患慢性荨麻疹的比例要高于男性,并且大多数患者是在20-40岁之间。
慢性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的红色或苍白的斑块,这些斑块会在几个小时内自行消退,但常常反复发作。慢性荨麻疹的成因多样,可以分为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外源性因素比如食物、药物、昆虫叮咬等;内源性因素涉及免疫系统和自身免疫疾病。最近有研究表明,大约30%-50%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表明其与自身免疫有关。
此外,一些环境因素如寒冷、热、压力和运动等也会诱发或加重慢性荨麻疹的症状。现代医学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对慢性荨麻疹的病理机制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首先,治疗慢性荨麻疹要明确致病因素,尽可能去除或避免接触过敏源。常规治疗手段包括使用抗组胺药,这类药物能有效缓解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抗组胺药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大剂量服用引起的副作用。
此外,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不过这类药物应在短期内使用,且需逐渐减量。此外,还可以尝试使用第二代抗组胺药联合疗法或者向医生咨询最新的生物制剂疗法。
近年来,生物制剂治疗在慢性荨麻疹的应用中受到了广泛关注。如奥马珠单抗,一种IgE受体抗体,通过阻断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过度反应,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对于严重的慢性荨麻疹患者来说,生物制剂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预防慢性荨麻疹需要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入手。首先,应尽量避免已知的过敏原,比如某些食物或药物。像辣椒、海鲜、酒精等食物容易引发荨麻疹,需要特别注意。
其次,应减少压力,保持心情舒畅。长期精神紧张或者过度疲劳容易诱发和加重症状。建议大家通过运动、听音乐、瑜伽等方式放松心情。
衣物选择也很关键。建议选择宽松、舒适、透气的衣物,避免紧身或者劣质面料引起皮肤摩擦。对于有寒冷性荨麻疹病史的人,在寒冷季节要特别注意保暖。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尤其是保持皮肤清洁,避免长时间热水浴,减少使用刺激性化妆品。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针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创新疗法。比如,基因疗法可能在未来逐渐应用于难治性慢性荨麻疹的治疗,通过调控基因表达来消除病灶。此外,随着对免疫机制认识的深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靶向药物和生物制剂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
在此期间,对于正在治疗中的患者来说,心态的调整尤为重要。患上慢性荨麻疹时保持乐观、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是关键。家属的支持与陪伴同样不可或缺,理解和关心能够帮助患者度过治疗过程中的困难时期。
Zuberbier, T., et al. "Chronic urticaria: H1-antihistamines remain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23.5 (2009): 522-530.
Saini, S. S., & Kaplan, A. P..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the role of basophils in pathogenesis." 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135.2 (2015): 580-590.
Giménez-Arnau, A. M., et al. "Omalizumab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Expert Review of Clinical Immunology 11.2 (2015): 17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