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荨麻疹,也被称为风团或痒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色或白色的风团,并伴有剧烈的瘙痒感。尽管这种症状通常不危及生命,但其复发性和症状的剧烈程度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荨麻疹的成因、危害、治疗方法以及如何预防。
荨麻疹通常是一种由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起的皮肤病。最常见的触发因素包括食物(如海鲜、坚果)、药物(如抗生素、NSAIDs类止痛药)、昆虫叮咬以及感染(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此外,物理因素如冷、热、压力、日光也能引发。
荨麻疹的病因复杂且多样。引发这种反应的机制涉及免疫系统中的组胺释放。这些化学物质进入周围组织导致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从而在皮肤表面形成红肿、瘙痒的风团。急性荨麻疹的发作通常迅速,消退也较快,但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发展为慢性荨麻疹,需要长期管理。
尽管多数荨麻疹患者症状较轻,并在数小时至数天内自愈,但严重的病例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例如,喉头水肿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此外,反复发作的荨麻疹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心理上的负担。
荨麻疹长期不愈,还可能演变成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指病程超过六周的风团反复发作。这种状态不仅令人烦躁,还会导致睡眠障碍、焦虑及抑郁等心理问题。研究显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普通人群,其心理健康状况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目前,针对荨麻疹的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第一步通常是避免已知的触发因素,这可能包括饮食调整、环境控制以及停止使用某些药物。抗组胺药物是最常见的治疗选择,可以迅速减轻瘙痒和风团症状。对于更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口服或注射类固醇药物。
现代医学还在探索新的治疗方法。生物制剂如奥马珠单抗(omalizumab)已被证明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有良好疗效。除此之外,中医药,包括草药和针灸,也被很多患者和医生认可,并作为替代或补充治疗方法。然而,这些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需更多的科学证据支持。
尽管荨麻疹的病因复杂,但有些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发病风险。首先,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使用化学清洁剂和护肤品,以免诱发皮肤过敏。其次,饮食上需注意避免已知的过敏原,如海鲜、坚果等高风险食物。
对于有荨麻疹病史的人来说,日常携带抗组胺药物是非常必要的。一旦出现症状,可以立即采取措施控制病情。此外,避免剧烈运动和高温、强烈的阳光照射等物理刺激也是预防荨麻疹发作的重要方法。
如果已经确诊荨麻疹,还需定期随访,随时根据身体状况调整治疗方案。心理健康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一旦出现心理压力,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或治疗。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针对荨麻疹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未来的治疗可能会更加个性化,根据不同患者的基因特征制定专属治疗方案。例如,通过基因检测了解患者的过敏原类型,从而进行精准的食物和环境管理。此外,新的生物制剂和免疫疗法也有望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对于荨麻疹患者及其家属来说,保持积极的心态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家属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一旦症状发作,家属应冷静应对,帮助患者迅速使用药物并就医。
引用文献
Chung, W. H., Wang, C. W., Dao, R. L., (2016). Severe cutane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16 May; 175(5):674-675.
Sanchez-Borges, M., Tassinari, S. (2019). Chronic urticaria: Epidemiology and quality of life. World Allergy Organization Journal, 2019 Mar; 12(3):100027.
Zuberbier, T., Aberer, W., Asero, R., et al. (2018). The EAACI/GA²LEN/EDF/WAO Guideline for the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Urticaria. Allergy, 2018 Jul; 73(7):1393-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