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煎:特色煎药法
- 来源:好患教科普号
- 2024-12-14 13:35:57748次阅读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什么是包煎?
包煎,是中药汤剂特殊煎法的一大特色,是指某些药物(中药饮片)在煎煮时,先用纱布或其他透气、适宜的材料包好,再与其他药材一同进行煎煮。这种方法既保证了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又避免了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确保了汤剂的质量和疗效。
为什么需要包煎?
1. 防止糊锅:有些中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质或淀粉,如车前子、葶苈子等,煎煮时容易吸水膨胀,释放进汤液中容易造成药物沉降结底引起糊锅。包煎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确保药液清澈。
2. 减少刺激:部分中药如辛夷、旋覆花等,含有大量绒毛,如果不包煎,绒毛会漂浮在汤液表面,服药后会刺激咽喉,引起患者咳嗽。包煎可以有效减少这些副作用。
3. 充分煎煮:有些中药颗粒细小,质地轻薄,如海金沙、滑石粉等,不易沉入锅底,难以充分煎煮。包煎可以确保这些药物在煎煮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浸泡和煎煮,提高药效。
4. 保持药液清澈:有些中药会使药液浑浊,如儿茶,含有大量的缩合鞣质,煎煮时会产生大量絮状沉淀。包煎可以避免药液浑浊,影响药液过滤和服用。
如何进行包煎?
1. 准备材料:选择透气性好的纱布或其他材料,将需要包煎的中药放入其中。
2. 包扎:用绳子或其他方法将纱布口扎紧,确保中药不会漏出。注意包扎不能过紧,以免影响药物的有效成分煎出。
3. 浸泡:将包好的中药与其他药材一同放入煎药器具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泡一段时间,使药物充分吸水膨胀。
4. 煎煮:按照一般的煎药方法进行煎煮,通常是先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慢慢煎煮一段时间,直至药液达到所需浓度。
5. 倒出药液:煎煮完成后,将药液倒出,滤去药渣,即可服用。
包煎的注意事项
1. 选择合适的包煎材料:包煎袋的材质很重要,既要让包煎中药不易漏出,又要让包煎袋内外的药液迅速交换,以促进包煎中药活性成分的充分溶出。
2. 药物装量适中:包煎中药的装量也影响着煎药效果。一般情况下,包煎中药适合采用1/4、1/5装量,这样煎出药物的有效成分含量较高。
3. 遵循医嘱:不同的中药可能有不同的包煎方法和要求。在进行中药包煎时,最好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