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左上左下
右下右上

‌脾虚腹泻者的救星:一粥两味如何实现中医"损谷则愈"的养生智慧‌

  • 来源:好患教科普号
  • 2025-04-30 16:06:2444次阅读

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脾虚腹泻者的救星:一粥两味如何实现中医"损谷则愈"的养生智慧‌

揭秘山药与鸡子黄"一补一涩"的千年配伍玄机

“山药鸡子黄粥,治泄泻久不止,气血俱虚,身体羸弱者。用生山药一斤,轧细过罗,每用一两,凉水调和,入锅中煮作粥,后加熟鸡子黄三枚,捏碎调匀,稍煮即成。此粥大能滋阴固肾,补脾止泻,久服之,令人肥健。”——《医学衷中参西录》

五旬男子久泻案:

‌病程‌:患者年近五十,泄泻半年不愈,身体极度虚弱(“羸弱已甚”),此前多方医治无效。

‌初诊方案‌:张锡纯首用单纯山药粥(薯蓣粥),患者反馈“虽有效验,泻仍不止”。

‌改良疗法‌:于山药粥中加入熟鸡子黄三枚,分两次服用后即愈,后续应用“皆随手奏效”。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强调“药食同源”,认为食疗与药物相辅相成,尤其适合慢性病调理和体质虚弱者。今日介绍的“山药鸡子黄粥”便是其一。

山药又名薯蓣,色白,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鸡子黄同味甘性平,归心、肾经,同时,鸡子黄还具有收敛固涩、滋阴养血的功效。

配方:

生山药:一斤(轧细过罗,取一两使用)。

此处的生山药指山药晒干后的生山药片,以河南焦作(古称怀庆府)所产的生山药片为上品,在外形上表现为片形大而均匀、质地细腻;其他地方所产的通常通常片形不规则、颜色较深、质地粗糙、断面不够光滑。读者们在购买时可自行分辨。

熟鸡子黄:三枚(鸡蛋黄)。

粳米或水:适量。

制法:

将生山药研磨成细粉,过筛备用。

取一两山药粉,用凉水调和,放入锅中煮成粥。

粥快熟时,加入捏碎的熟鸡子黄,调匀稍煮即可。

配伍机理探秘

1.‌药物特性‌

‌山药(薯蓣)‌:甘平入脾肺肾,既能滋阴润燥,又可固摄止泻,尤擅修复受损肠黏膜。张锡纯称其“汁液最富,能滋润血脉,固摄气化”。

‌鸡子黄‌:性味甘平,归心肾经,具“固涩大肠”之功,质地黏腻可形成肠道保护膜,且较鸡子白更易消化。

2.‌协同增效‌

‌动静相宜‌:山药主静,缓补脾阴;蛋黄主动,黏滞固涩,二者配合实现“润而不滑,涩而不滞”的平衡。

‌脏腑同调‌:山药补脾肾之阴,蛋黄微温助阳,契合“久泻伤及肾阳”的病机演变规律。

功效:

滋阴固肾,补脾止泻。

适用于久泻不止、气血虚弱、身体羸弱者。

长期服用可增强体质,改善虚弱状态。

适宜人群:

1.脾胃虚弱者

症状: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体倦乏力。

功效:山药健脾养胃,鸡蛋黄补中益气,适合调理脾胃功能。

2.体质虚弱或病后恢复期人群

症状:手术后、久病体虚、气血不足、免疫力低下。

功效:粥品易消化吸收,能温和补益,促进恢复。

3. 儿童及老年人

儿童:脾胃娇嫩,易积食或营养不良;鸡蛋黄富含卵磷脂,促进发育。

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山药黏液蛋白可保护胃肠黏膜。

4. 阴虚内热者

症状:口干舌燥、心烦失眠、手足心热、便秘。

功效:鸡蛋黄滋阴润燥,山药生津,适合秋季干燥或阴虚体质。

5. 贫血或气血不足者

症状: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月经量少。

功效:鸡蛋黄含铁,山药补气,辅助改善贫血。

6. 肺虚久咳者

症状:慢性咳嗽、痰少、气喘(如肺气肿、支气管炎)。

功效:山药补肺气,鸡蛋黄润肺燥。

禁忌人群

高胆固醇血症者:鸡蛋黄胆固醇较高,需控制摄入。

湿热体质或实热证:舌苔黄腻、便秘口臭、急性肠胃炎发作期不宜。

鸡蛋过敏者:需替换其他食材(如去蛋黄或用植物蛋白)。

糖尿病患者:山药含淀粉,需控制总量或减少主食。

注意事项

做法建议:山药宜选新鲜品,煮至软烂;鸡蛋黄需充分搅匀,避免过老。

搭配禁忌:避免与甘遂、碱性药物同食(可能影响药效)。

若有特定疾病(如肾病、代谢综合征),建议咨询中医师调整配伍。

张锡纯通过“山药鸡子黄粥”的经典配伍,揭示了中医“治病求本”的诊疗逻辑:在慢性泄泻的治疗中,单纯的止泻药犹如“扬汤止沸”,而健脾固摄才是“釜底抽薪”之法。这一案例至今仍为临床治疗脾虚型慢性腹泻提供重要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