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左上左下
右下右上

拔火罐:吸筒疗法

  • 来源:好患教科普号
  • 2024-12-19 15:14:26221次阅读

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拔火罐:吸筒疗法

什么是拔火罐?

拔火罐,又称“吸筒疗法”,是理疗的一种常见方法。它借助热力排除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子紧吸在皮肤上,通过牵拉、挤压等刺激作用,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拔火罐的作用原理

1. 负压效应:拔火罐形成的负压能够牵拉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

2. 温热作用:罐内温热刺激可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和气血。

3. 调节气血: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拔火罐可调节人体气血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拔火罐的操作方法

1. 准备:选择大小合适的火罐,准备酒精、棉球、点火器等工具。

2. 点火:用酒精棉球点燃后迅速在罐内旋转一圈,随即抽出,使罐内形成负压。

3. 拔罐:将热罐迅速扣在选定的穴位或皮肤上,保持一段时间(一般为5-15分钟)。

4. 起罐:轻轻按压罐口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然后取下火罐。

拔火罐的适应症

1. 疼痛性疾病:如颈肩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等。

2. 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等。

3. 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痛、腹胀、腹泻等。

4. 神经系统疾病:如头痛、失眠、神经衰弱等。

5. 皮肤疾病:如湿疹、荨麻疹等(注意避免破损皮肤)。

拔火罐的注意事项

1. 体质适宜:拔火罐适用于体质较强、肌肉丰满的人群。体质虚弱、皮肤敏感者慎用。

2. 部位选择:选择肌肉丰厚、平整的部位拔罐,避免骨骼突出、毛发密集或皮肤破损处。

3. 时间控制:拔罐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损伤皮肤。一般5-15分钟为宜。

4. 保暖避风:拔罐后毛孔张开,应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受寒。

5. 观察反应:拔罐后可能出现皮肤瘀紫、水泡等现象,属正常现象。若症状严重或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