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膏淋:治疗后如何调理
- 来源:好患教科普号
- 2024-12-18 15:43:34259次阅读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膏淋,是以小便浑浊、色白如泔浆,或有滑腻泻油之物,或有粘液凝块,或伴见血尿、血块,尿时无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膏淋,在古籍中早有记载,如《素问·玉机真藏论》中提到“脾传之肾,病名曰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曰蛊”。这里的“出白”即指小便排出白色液体,与膏淋的描述相符。膏淋的发生与脾肾两虚、湿热蕴结等密切相关。脾为生化之源,肾藏精,当湿热疫毒侵袭,或脾虚运化失司,肾亏封藏无权时,会导致络脉阻滞,清浊不分,精微下泄,脂汁外溢,下入膀胱,从而形成膏淋。
养生方法
1. 饮食调养
• 清淡为主:避免油腻、高蛋白饮食,减少膏淋的诱发因素。
• 健脾益肾:适当多吃山药、黑豆、黑芝麻、莲子等,有助于脾肾功能的恢复。
• 清热利湿:薏米、赤小豆、冬瓜等食物有助于去除体内湿热,减轻症状。
2. 起居有常
•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劳累,以养精蓄锐。
• 保暖防寒:冬季及寒冷天气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以免加重病情。
• 保持卫生: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会阴部的清洁,预防感染。
3. 情志调护
• 心情舒畅: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忧思焦虑,有助于气血的调和。
• 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气血运行。
日常注意事项
1. 定期体检:对于有膏淋症状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
2. 避免纵欲过劳:过度的性生活或劳累会加重脾肾的负担,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3. 遵医嘱治疗:对于已经确诊的膏淋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