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医圣张仲景的桂枝汤是大家最熟知的方剂之一,出自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为解表剂,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具有辛温解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效。柯琴在《伤寒附翼》中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亦有称“群方之冠”者。
桂枝汤的配方简约却周详,由桂枝(9g)、芍药(9g)、甘草(6g)、生姜(切,9g)、大枣(掰开,3枚)组成,以上五种药物相互配伍,共同起到滋阴和阳、调和表里的功效。
用水煎服。去渣温服,服后少停一二分钟,饮热稀粥一碗,以助药力。服后用被子温覆取汗。以遍体湿润为度.不可如水淋漓,恐汗出过多,不但病不能除,且容易重感风寒。若一服病己愈,不必再服。如不愈,仍可照前法服之。此药必须早午晚连续服用,间隔时间不可拉长。每服一次,必须检查病情有无变化,最要紧的是必须注意口渴与不渴,或喜冷性饮食与否。如果有口渴,或喜冷现象,可以马上把药停止,或配合石膏一类的寒性药品,以免误犯阳盛之戒。如病情没有变化,可以继续服用,虽二三剂也可。除此以外,注意避风,饮食方面可吃些有营养的流动性食物。忌食生冷、油腻、酒肉、五辛、臭恶等不易消化或带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响疗效。
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等症状。本方不单可用于外感风寒的表虚证,对病后、产后、体弱而致营卫不和。证见时发热自汗出,兼有微恶风寒等都可酌情使用。
风寒在表,当用辛温发散以解表,但本方证属表虛腠理不固,且卫强营弱,所以既用桂枝为君药,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又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所以并为佐药。炙甘草之用有二:一为佐药,益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阴;一为使药,调和诸药。使得桂枝汤有了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的功效。
桂枝汤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代表方剂。以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为证治要点。对于表虚无汗,或表寒里热,不汗出而烦躁,以及温病初起,见发热口渴,咽痛脉数者,皆不宜使用。
还能根据病情加减配伍:若兼项背强,可加葛根以增加解肌发表,生津舒筋之力;若素有喘咳,又感风寒而见桂枝汤证者,可加厚朴、杏仁以下气平喘。
常用此加减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或多形红斑、荨麻瘆、皮肤瘙痒症、冬季皮炎、冻疮以及妊娠呕吐、产后病后低热等病。
综上所述,桂枝汤不仅在治疗风寒感冒方面有显著效果,还能调和营卫、温通经脉、调理脾胃,体现了中医方剂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原则。然而,使用桂枝汤时应根据个体情况,遵循专业中医师的建议,以确保安全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