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美格鲁肽等GLP-1药物为何能减肥?安全吗?
- 来源:好患教科普号
- 2025-04-23 15:17:390次阅读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等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因其显著的减重效果受到广泛关注。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使用这类药物成功减肥的经历,但同时也有疑问:它们为什么能减肥?长期使用安全吗?适合所有人吗?
本文将从科学角度解释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适用人群、潜在风险和合理使用建议,帮助您更全面地了解这类药物。
一、GLP-1药物是什么?
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是人体自身分泌的一种激素,主要作用包括:促进胰岛素分泌,帮助降低血糖;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肝脏释放葡萄糖;延缓胃排空,让人更长时间感到饱腹;作用于大脑食欲中枢,减少饥饿感。
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是人工合成的类似物,能模拟GLP-1的作用,但作用时间更长,因此被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后来发现它们还有显著的减重效果。
目前,全球范围内批准用于减肥的GLP-1药物包括:
司美格鲁肽:每周注射1次,减重效果较强。
利拉鲁肽:每日注射1次,减重效果中等。
替尔泊肽:新型GLP-1/GIP双靶点药物,减重效果更强。
二、GLP-1药物为什么能减肥?
这类药物的减重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抑制食欲,减少进食量
GLP-1作用于大脑(尤其是下丘脑),降低饥饿感,增加饱腹感。许多使用者反馈,用药后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明显减少,自然吃得少了。
2. 延缓胃排空,延长饱腹感
食物在胃里停留时间更长,消化吸收变慢,因此两餐之间不容易饿,减少零食摄入。
3. 调节血糖,减少脂肪堆积
GLP-1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血糖波动,从而降低脂肪合成,尤其是减少内脏脂肪(肚子上的脂肪)。
4. 可能提高能量消耗
部分研究发现,GLP-1药物可能轻微增加基础代谢率,帮助消耗更多热量。
三、GLP-1药物的减重效果如何?
临床研究显示,GLP-1药物结合饮食和运动,可使肥胖患者(BMI≥30或BMI≥27合并肥胖相关疾病)在1年内减重10%-15%甚至更多。例如:
司美格鲁肽:68周平均减重约15%(部分人可达20%以上)。
利拉鲁肽:56周平均减重约5%-10%。
替尔泊肽:72周平均减重可达20%-25%。
值得注意的是,个体差异较大,有些人效果显著,有些人可能效果一般。
四、GLP-1药物安全吗?有哪些副作用?
尽管GLP-1药物在减重和控糖方面效果显著,但它们并非完全没有风险。常见的副作用包括:
1. 胃肠道反应(最常见)
恶心、呕吐、腹泻:约30%-50%的使用者会出现,尤其是刚开始用药时。
便秘、腹胀:部分人因胃排空减慢可能出现便秘。
通常随时间减轻:多数人在几周内适应,可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
2. 可能的严重副作用(较少见)
胰腺炎(罕见但需警惕):如果出现持续剧烈腹痛,应及时就医。
胆囊疾病(如胆结石):可能与快速减重有关。
低血糖(尤其与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用时)。
甲状腺髓样癌风险(动物实验显示可能关联,但人类数据不明确,有甲状腺癌家族史者慎用)。
3. 停药后体重可能反弹
GLP-1药物需要长期使用才能维持效果,如果停药,食欲可能恢复,部分人会出现体重回升。因此,减重后仍需坚持健康饮食和运动。
五、哪些人适合用GLP-1药物减肥?
目前,GLP-1减肥药的适用人群通常为:BMI≥30(肥胖);BMI≥27 + 肥胖相关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等)。
不适合使用的情况:1型糖尿病患者(除非医生特别建议);有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MEN2)家族史;严重胃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胃轻瘫);孕妇或哺乳期女性(安全性数据不足)。
重要提示:GLP-1药物是处方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购买或滥用。不能替代健康生活方式,仍需配合饮食调整和运动。并非所有人都需要用药,轻度超重者(BMI 25-27)建议先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减重。
六、合理使用GLP-1药物的建议
1. 在医生评估后使用:需检查甲状腺功能、血糖、肝肾功能等,排除禁忌症。
2. 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减少胃肠道副作用。
3. 配合健康饮食:高蛋白、高纤维、低GI饮食,避免高脂高糖食物。
4. 坚持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
5. 定期监测:记录体重、血糖(如有糖尿病)、副作用情况。
6. 不盲目追求快速减重:每周减0.5-1公斤较为合理,过快可能增加副作用风险。
七、总结
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通过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和调节代谢,能有效帮助肥胖患者减重。它们的安全性总体较好,但可能存在胃肠道副作用和少数严重风险,因此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果您正在考虑使用GLP-1药物减重,建议先咨询内分泌科或肥胖专科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确保安全有效地达到健康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