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早茶点心如何吃才不会胖?
- 来源:好患教科普号
- 2025-04-24 14:55:3752次阅读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广东早茶以其丰富的点心种类和独特的风味闻名,但许多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担心体重问题。其实,只要掌握科学的饮食方法,完全可以在品味早茶的同时保持健康体重。
一、早茶点心的热量真相
了解常见早茶点心的热量是控制体重的第一步。以每100克计算,虾饺约100大卡,烧卖约120大卡,叉烧包约250大卡,糯米鸡约180大卡,萝卜糕约150大卡,肠粉(不加酱)约110大卡,凤爪约200大卡,蛋挞约300大卡。
一个普通成年人一顿早茶的热量摄入建议控制在400-600大卡之间。这意味着如果吃两个虾饺(约80大卡)、一个烧卖(约60大卡)、半份萝卜糕(约75大卡)和半份肠粉(约55大卡),总量约270大卡,完全在合理范围内。
二、点单时的聪明选择
1. 推荐选择:
蒸制点心通常比煎炸类热量低很多。虾饺、烧卖、肠粉(少油)、粉粿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蔬菜类点心如菜心、芥蓝等不仅热量低,还能增加饱腹感。
海鲜类点心如虾饺、带子饺等富含优质蛋白质,消化速度较慢,能延长饱腹感。粥品如皮蛋瘦肉粥、鱼片粥等也是相对低热量的选择,但要注意控制分量。
2. 尽量避免:
煎炸类如煎萝卜糕、咸水角、春卷等吸油量大,热量往往比蒸制的高出50%以上。含肥肉的点心如叉烧包、糯米鸡等饱和脂肪含量高,应减少食用频率和分量。
甜点类如蛋挞、马拉糕、糖水等含糖量高,建议作为偶尔的“收尾”而非主食。酥皮类如叉烧酥、榴莲酥等制作过程中加入大量油脂,热量密度很高。
三、进食顺序的科学安排
调整进食顺序能显著影响热量吸收。建议先喝些茶水(普洱茶、乌龙茶等)暖胃,再吃些蔬菜类点心,然后食用蛋白质丰富的虾饺、烧卖等,最后再少量品尝碳水化合物类点心和甜点。
这种顺序能延缓胃排空速度,避免血糖快速升高。研究显示,先吃蛋白质和蔬菜可使餐后血糖上升幅度降低。
四、控制分量的实用技巧
“少量多样”是享受早茶又不发胖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实用建议:
1. 与朋友分享:每样点心点一笼,多人分食,既能品尝多种口味又不会过量
2. 使用小碟子:将食物分到个人小碟中有助于控制分量
3. 细嚼慢咽:每口咀嚼20-30次,给大脑接收饱腹信号的时间
4. 间歇性停顿:吃15-20分钟后暂停5分钟,评估饥饿感
5. 剩余打包:不要觉得“浪费”而勉强吃完,可以用冰箱保存
五、饮品选择的注意事项
饮品的选择对整体热量影响很大。
最佳选择:普洱茶、乌龙茶、菊花茶等无糖茶饮
次选:柠檬水、无糖豆浆
需限制:港式奶茶(一杯约200大卡)、柠檬茶(含糖)、汽水
避免:含糖凉茶、椰汁等甜饮料
特别提醒:很多人忽视酱料的热量。一碟辣椒油约100大卡,豉油、甜酱等也含不少糖分。建议少量使用或直接避免。
六、特殊人群的调整建议
1. 糖尿病患者
应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类点心如肠粉、粥品、包类的分量。优先选择蛋白质和蔬菜组合,如虾饺配菜心。避免甜点和含糖饮料,注意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
2. 高血压患者
避免高钠点心如咸水角、腌制类食品。减少豉油、酱料的使用。可选择清蒸鱼片、白灼蔬菜等低盐选项。
3. 高血脂患者
限制含肥肉、酥皮、煎炸类点心。优先选择清蒸海鲜、瘦肉和蔬菜类。可适量食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坚果类点心如杏仁茶。
七、平衡饮食的生活方式建议
偶尔一顿丰盛的早茶不会导致发胖,关键在于整体的饮食平衡。如果当天有早茶安排,建议:
1. 早餐适当减量或省略
2. 午餐选择清淡的蔬菜和蛋白质
3. 晚餐减少主食摄入
4. 增加当日运动量,如饭后散步30分钟
八、长期享受早茶的健康策略
养成定期监测体重的习惯,建议每周固定时间称重。如果发现体重有上升趋势,及时调整饮食。记录饮食日记也有助于发现潜在问题。
培养对食物的鉴赏能力而非单纯追求饱腹感。真正品味每样点心的独特风味,享受饮食的社交乐趣和文化内涵,这往往能自然减少进食量。
没有任何食物会直接导致发胖,关键在于整体的平衡和适度。广东早茶作为珍贵的饮食文化遗产,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的饮食方法融入健康生活方式。掌握这些原则后,你不仅能享受美食,还能保持理想体重,真正做到“食得健康,饮得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