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局麻药中毒:快速解救与科学应对指南

  • 2025-08-10 19:24:0047次阅读

科普,声明图标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局麻药中毒:快速解救与科学应对指南

局麻药中毒:快速解救与科学应对

在牙医诊所或者小手术室,很多人都体验过局部麻醉。麻药一推,疼痛就好像消失了,好多治疗都因此变得省心。可偶尔也有例外,明明是常规操作,却有人突然出现不适。其实,局麻药虽常见,一旦用多了或者体质特殊,也可能惹来麻烦。局麻药中毒就是这样一个容易被低估的风险。

01 局麻药是怎么起作用的?为什么会有中毒风险?

局麻药主要是“关掉”感觉神经的信号传递,让局部区域暂时失去痛感。这样牙拔起来、伤口缝起来,人能安安静静地配合治疗。
可一旦药量过多,药物不仅影响局部,还会通过血液扩散,影响到全身。有些人因为肝肾代谢特殊,即使剂量不高也可能反应强烈。
健康影响: 中毒不是说说而已,可能会威胁心脏和大脑,甚至需紧急救治。统计显示,局麻药中毒发生率虽低,但一旦发生,后果不容忽视 ⚠️

药理作用 中毒发生的原因
阻断神经传导,止痛
  • 剂量过大
  • 药物直接注入血管
  • 患有肝/肾等代谢障碍
  • 年龄或体质特殊
小贴士: 局麻药不是越多越好,规范用药至关重要。

02 中毒后会有什么表现?

轻微信号(早期):

  • 间断性头晕、面部发麻
  • 偶尔眼花或者短暂耳鸣
  • 一过性轻微口齿不清
🧐 有位32岁的男士拔智齿时,刚注射完麻药不久就觉得手指发麻、胸口有点闷,没过几分钟症状减轻消失。他本来以为紧张,后来一查才知道是局麻药的早期不良反应。这类轻症很快能缓解,但若持续进展要小心加重。

明显警示(加重后):

  • 持续抽搐、肌肉不自主颤动
  • 呼吸急促不顺畅
  • 心悸变严重,甚至胸闷虚脱
  • 意识混乱或昏迷
如果持续5分钟以上或快速恶化,处理就要争分夺秒了。

03 常见局麻药类型与推荐剂量

局麻药名称 安全剂量(成人) 中毒风险提示
利多卡因(Lidocaine) 推荐最大5 mg/kg
含肾上腺素时可增至7 mg/kg
用量超过上限,高危中毒
布比卡因(Bupivacaine) 最大3 mg/kg 强心脏毒性,过量风险更高
阿替卡因(Articaine) 最大7 mg/kg 注射意外更易出现症状
小建议: 用药前沟通好体重和健康史,利于医生用量把控。

04 有哪些信号提示可能已经中毒?

  • 开头几分钟内:刚打完麻药就出现非正常的口、面部麻木,或者说话费劲。
  • 5-10分钟后:持续恶心、烦躁、出汗,动作变得笨拙。
  • 出现抽搐或意识不清:此时要立刻通知医护,千万别硬撑。
自检要点:
  • 有没有持续的神经异常(比如长时间的手脚麻木)?
  • 身边有无出现呼吸费力或不规则的现象?
  • 是否有昏倒或极度虚弱的表现?
提醒: 一旦有明显不适,及时反映情况,不要因“小问题”拖延。

05 中毒怎么办?救治流程简析

  1. 立即停药:见到不良反应,第一步就是暂停麻药注射。
  2. 确保呼吸畅通:移除口腔异物,必要时吸氧。
  3. 快速用药抢救:如条件允许,可用脂肪乳静脉注射(通常按1.5 ml/kg剂量给药),这是针对局麻药中毒有效的“解毒药”。
  4. 心跳骤停时:立即进行CPR,并同步急救呼叫。
  5. 后续处理:转送ICU,监测心跳、呼吸与神经功能。
特别说明: 救治要争分夺秒,周围人如果发现异常表现,不必犹豫,立刻与医疗人员沟通。
脂肪乳解毒原理 脂肪乳能“吸附”血液里的麻药分子,减少其分布到脑和心脏,让毒性逐步缓解。

06 怎么降低中毒风险?实用建议来了 👇

  • 详细告知医生自己的既往疾病史和过敏史。
  • 配合预估体重,让医生根据体型精准计算用药量。
  • 施麻前需检查注射区域,确保针头未误入血管。
  • 完成局麻后10-15分钟内,别急着离开诊疗区,观察是否有不适。
  • 儿童、体弱、老人麻药剂量应相应减低,由专业医生操作更安全。
TIPS:
  • 牙科手术或美容操作,选择有急救设施的医院诊所更放心。
  • 出现神经异常及时反馈医生,不要忍。

🌿 平时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帮助肝脏、肾脏维持良好代谢功能,也有利于预防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比如瘦肉、鱼类、豆制品等,每天适量摄入即可。

参考文献

  • Becker, D. E., & Reed, K. L. (2012). Local anesthetics: review of pharmacological considerations. Anesthesia Progress, 59(2), 90-101. https://doi.org/10.2344/0003-3006-59.2.90
  • Weinberg, G. L. (2017). Treatment of local anesthetic systemic toxicity (LAST). Reg Anesth Pain Med, 42(3): 292–304. https://doi.org/10.1097/AAP.0000000000000599
  • Neal, J. M., Bernards, C. M., Butterworth, J. F., et al. (2010). ASRA Practice Advisory on Local Anesthetic Systemic Toxicity. Regional Anesthesia and Pain Medicine, 35(2), 152-161. https://doi.org/10.1097/AAP.0b013e3181d22f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