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维持性化学治疗: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 2025-07-15 21:45:0613次阅读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1. 走进维持性化学治疗:药物类别与主要用途
说起来,很多人对“化学治疗”已经不陌生,其实在恶性肿瘤治疗中,还存在一种被反复提及的“维持性化学治疗”用药策略。简而言之,这类治疗通常是在经过初步治疗后,继续选择特定药品用于长期稳定控制,用药方案大多涉及抗肿瘤化学药物,例如常见的培美曲塞二钠(pemetrexed disodium)等。
今天,咱们就来详细梳理下维持性化学用药的7个关键细节,包括药品成分、用法用量、剂型差异、常见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及处理、特殊人群用药调整以及药品储存要求。
2. 药品成分及作用机制:怎么理解维持性化疗用药?
维持性化学治疗常用的药品以抗肿瘤化疗药为主,如培美曲塞二钠、吉西他滨、厄洛替尼、紫杉醇等,可以是单一药物或联合使用。主要剂型多为注射剂、部分为口服片剂。
- 培美曲塞二钠: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合成DNA、RNA以及蛋白质的代谢通路,从而阻止病变细胞分裂和增殖[1]。
- 辅助口服叶酸片:通常用于降低抗肿瘤药的不良反应风险,如长期应用化疗药物时联合维生素B12与叶酸以保护正常细胞[2]。
所有维持性化疗药物均严格按方案、周期使用,若需替换则应听从专科指导。
3. 服用时间与具体用法:一剂不落,关键讲究这些细节
- 用药频率与给药途径:如培美曲塞多以静脉点滴为主,推荐间隔21天(即每3周1次)、每次输注10~20分钟,具体情况由医生评估调整。
- 化疗前预防性药物:通常会在正式用化疗药前,联合使用止吐药(如昂丹司琼)、维生素B12注射、口服叶酸等减少不良反应。叶酸片服用多为每日0.4mg,化疗开始前7天就要启动,坚持整个维持治疗周期。
- 辅助监测:采用每周2次的血常规和每周1次的肝肾功能检测以便实时观察副作用和疗效进展。
- 正确做法:化疗当天宜空腹或轻食,多饮水,静脉输注完成后休息观察30~60分钟,留意有无不适感。
4. 剂型差别与用药技巧:怎么服才最安全?
- 注射剂:如大部分维持性化学药以瓶装冻干粉剂型出售,用前需由专业护士稀释后经静脉点滴注射。切忌自行操作!点滴过程中务必保持静止,防止出现局部渗漏或静脉刺激。
- 口服片剂(如叶酸片):每日固定时间、足量温水送服,避免空腹或与茶、咖啡共用。
- 剂型特殊禁忌:肠溶片不建议嚼碎,长期储存需避光并密封,防止药效受损。
正确做法:首次用药前和换药时务必由药师或护士说明服用方式,每次配药后要与药单仔细对照。
5. 药物相互作用:哪些药不能随便一起用?
- 与抗菌药物同用:部分化疗药,如培美曲塞二钠,与青霉素、头孢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可能增加肾毒性风险[3],须严格监控肾功能。
- 与叶酸拮抗剂:乙酰甲喹等叶酸拮抗剂会削弱叶酸片作用,产生不良反应风险。
- 与阿司匹林、布洛芬等NSAIDs:长期联合用药较易引起化疗药物血药浓度升高,增加骨髓抑制风险,建议化疗当天及前后48小时内暂停NSAIDs使用[2]。
- 与其他维生素及补充剂:未经指导禁止联合大剂量多种维生素,因为有些不但影响疗效,还可能增加毒性反应的风险。
正确做法:使用任何新药都应提前向医生或药师报告,无论是处方还是非处方药,以免出现危险的相互作用。
6. 常见不良反应与处理:哪些较常见,怎么应对?
化学药抗肿瘤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
-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辅以止吐药物可有效缓解。少数患者可出现腹泻或食欲减退。
- 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或红细胞减少,易引发感染或出血,应依照血常规监测频率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 肝肾功能异常:根据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及时调整给药剂量。
- 皮肤/黏膜损害:如皮疹、静脉炎、口腔炎,按局部对症护肤、口腔卫生管理。
- 神经系统相关:部分患者长期使用可能有感觉迟钝,手足麻木等不适,应及时反馈专科医师。
出现持续高热、严重感染征象、突发性出血等紧急情况,务必要立即前往医院就医处理。
数据提示:文献数据显示,使用培美曲塞维持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如白细胞减少)超过20%[1],但通过规范监测和个体化调整,可有效降低严重并发风险。
7. 特殊人群用药调整:不同人群有何讲究?
- 老年患者:由于老年人体质普遍下降、代谢能力减弱,维持化疗一般从低剂量起,密切监控肝肾功能及血象,调整给药周期和剂量。
- 肝脏或肾功能不全:须在专科医师监护下调整或暂缓用药,部分药品对肾功能损害较大(如培美曲塞),禁用于严重肾功能异常(肌酐清除率≤45ml/min)患者[1]。
- 孕妇/哺乳期:绝大多数化疗药品因致畸作用及母乳排泄风险,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需采用替代治疗。
- 儿童:化疗药品基本无需用于儿童恶性肿瘤维持治疗,如确需用药,应按儿童专用说明书严格管理。
正确做法:每类人群的化疗药品使用须明确药代动力学特点,化疗期间务必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 如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反馈调整方案。
8. 储存、有效期与用药安全:别让药品“失效”
- 储存环境:多采用密闭瓶装,置阴凉避光处,保存温度以2-8℃冰箱冷藏为佳,勿冷冻,避免潮湿。
- 开封后使用:注射剂需现配现用,开封后超过24小时未用须丢弃。口服药(如叶酸片)每次取出后及时盖紧瓶盖。
- 过期药品:过期或变色药品禁止继续使用,需交由正规渠道处理,切忌随意丢弃以免污染或误服。
正确做法:每次配药、取药、服药环节都要自查药品批号与有效期,杜绝误用。
9. 漏服、过量与紧急应对:“突发状况”别慌,这样处理
- 漏服口服叶酸片:如不慎漏服一剂,想起后补服即可,切勿一次性过量补服。若已接近下次服药时间,则跳过漏服剂量,按原计划继续。
- 过量化疗药:一旦误用超剂量,容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务必立即就医,无自我对抗措施。
- 输注中意外:如发生渗漏、疼痛、药液外溢等情况,迅速按铃告知护士,由专业人员统一处理。
正确做法:维持性化疗时每一环节都须规范执行,出现操作问题优先联系医护人员,谨防自已处理不当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10. 总结与用药重点提醒
- 当前维持性化学治疗药品多采用严格的周期性、个体化给药策略,此类药品作用机制各异但共同目标是实现长效控制。
- 服药环节十分关键:从剂型、用量、辅药、储存到操作都不容疏忽。
- 与其他药物联合时需充分告知医生避免相互作用风险。
- 定期检测和随访是安全基础,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尤为重要。
- 遇到漏服、过量不能盲目自理,要按流程就医/咨询。
维持性化疗药品的正确使用关乎疗效和安全。把握以上十条药物要点,既能提升治疗效果,也能有效减少用药风险。如有困惑或新的用药需求,务必第一时间与专科医生、药师沟通。
文献引用
- Scagliotti, G. V., Parikh, P., von Pawel, J., Biesma, B., Vansteenkiste, J., Manegold, C., ... & Hirsch, F. R. (2008). Phase III study comparing cisplatin plus gemcitabine with cisplatin plus pemetrexed in chemotherapy-naive patients with advanced-stag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6(21), 3543-3551. [1]
- Chen, S.-H., Meng, Q., Xia, Y., Ding, J., Wang, Z., & Xiao, Y. (2022). The role of folic acid and vitamin B12 supplementation in pemetrexed-based chemotherapy: A systematic review. Cancer Chemotherapy and Pharmacology, 90(2), 121-129. [2]
- Visser, S., Kayser, K., Vanderheiden, T., Kuilman, M., & van den Berg, J. (2011). Drug interactions and nephrotoxicity risks in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cisplatin or pemetrexed. European Journal of Hospital Pharmacy: Science and Practice, 18(4), 269-27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