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恶性肿瘤治疗中的贝伐珠单抗与替雷利珠单抗:您需要了解的事
- 2025-07-14 17:38:00122次阅读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肺恶性肿瘤治疗中的贝伐珠单抗与替雷利珠单抗:您需要了解的事
🔍 简单认识:贝伐珠单抗与替雷利珠单抗
说起抗肿瘤治疗,贝伐珠单抗和替雷利珠单抗经常一起出现。前者是一种抗血管生成单抗,后者则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它们能为药物治疗带来新选择,不过在实际使用时,药品的服用细节和安全注意事项才是大家最该关心的。本文将细致介绍7个方面的用药要点,让每一位服药者都能做到心中有数,用得安心。
⚗️ 01 贝伐珠单抗和替雷利珠单抗的成分、剂型及规格
- 贝伐珠单抗——活性成分为人源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单克隆抗体。常见剂型为注射用浓溶液或冻干粉,规格有100mg/4ml、400mg/16ml等(依品牌不同会有小差别)。
- 替雷利珠单抗——活性成分为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克隆抗体,通常为注射用冻干粉剂,规格为240mg/瓶或相近。
- 均为静脉输注使用,不可口服或肌肉注射。
🧬 02 作用机制:它们分别怎么起效?
- 贝伐珠单抗阻断VEGF-A,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从而减少营养供应,使异常细胞增殖受到抑制。
- 替雷利珠单抗和PD-1结合,解除抑制信号,使免疫细胞恢复对异常细胞的识别及攻击能力。
💉 03 服用时间与用法用量要点
- 贝伐珠单抗:静脉输注,每2至3周一次,具体剂量需依据体重或体表面积按医嘱计算。不宜自行调整。
- 替雷利珠单抗:静脉输注,每3周一次,常用剂量为240mg/次。
- 输注时间:首次输注约需90分钟,后续可缩短至30-60分钟,输注速度一定要控制,避免不良反应。
- 混合与操作:禁止与其他药品混合,同一管道应彻底冲洗。
💡 04 特殊人群用药调整及注意事项
-
老年人:
多项数据表明,老年使用这两类药物时,无需特别调整起始剂量,但需更加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 -
肝肾功能异常者:
- 贝伐珠单抗:轻中度肝、肾受损患者用药方案一般不变,重度损害患者需评估。
- 替雷利珠单抗:尚无充分重度肝肾功能损害数据,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决定。
- 妊娠哺乳: 两药对胎儿及婴儿存在潜在风险,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应严格禁用,如必须使用务必避孕。
- 儿童: 尚无足够数据支持儿童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18岁以下一般不推荐用药。
⚠️ 05 药物相互作用:哪些药物需要避开?
- 贝伐珠单抗与部分降压药如维拉帕米、地尔硫䓬等CYP3A4抑制剂同用,可能影响疗效及安全性。
- 替雷利珠单抗与强免疫抑制剂联用可能降低免疫治疗效果,禁止与活疫苗同时使用。
- 得到其他药物静脉输注时,应与本品间隔冲洗输注管道,防止残留产生不良反应。
🛡️ 06 适应症与禁忌症:哪些人群适合,哪些要禁用?
- 贝伐珠单抗适用于多种转移性肿瘤的治疗(如非小细胞肺恶性肿瘤等,实际范围应遵循说明书)。
- 替雷利珠单抗主要用于某些类型肿瘤的治疗。
- 禁忌症:输液过敏史、出血倾向重度者、活动性消化道溃疡者、妊娠哺乳期女性、严重肝肾功能衰竭者,均应避免使用本品。
🥴 07 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 贝伐珠单抗可能引起高血压、蛋白尿、出血、伤口愈合障碍等。
- 替雷利珠单抗可能引起皮疹、乏力、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肝功能异常及甲状腺功能紊乱等。
- 部分输注患者可有发热、寒战等,即刻报告医护人员,调整输注速度或暂停是常用处理办法。
- 长期用药出现新发高血压、蛋白尿、出血等,需及时查明原因,并遵医嘱处理或调整用量。
🗂️ 08 储存及有效期管理
- 贝伐珠单抗、替雷利珠单抗均需避光冷藏(2℃~8℃),严禁冷冻。
- 开封或配制后的药液需尽快用完,一般不建议超过24小时。
- 勿将药品放在冰箱门、冷冻层以及接近食物的地方,避免污染。
- 超过有效期的药品应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妥善处理,不可自行抛弃。
🤔 09 用药案例点拨
- 一位65岁男性在使用贝伐珠单抗、替雷利珠单抗序贯治疗后,因发生高血压调整了降压药,症状好转。
- 临床中也遇到患者合并糖尿病,输注贝伐珠单抗前认真监测血压和尿蛋白,有助于及早发现问题。
💭 10 关于漏服、过量或出现异常的应对措施
- 由于两药均为医院静脉注射管理,一般不会出现自行漏服或过量问题。
- 假如预约漏掉某次输注,需尽量于最近一次下次时间按规定完成治疗,切勿补大量剂量。
- 若出现异常反应(如异常出血、严重发热、呼吸困难等),应立刻停药并通知医护人员,采紧急处理措施。
🔖 11 总结与补充:安全用药的两点核心
- 贝伐珠单抗和替雷利珠单抗虽拿下临床治疗的重要位置,但它们的安全边界很清晰——专业输注、严格监测、生理状态有改变立即报告,才能保证用药风险最小化。
- 各类患者切忌自行用药方案调整,有问题优先问医生或药师。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慎用等原则更是确保疗效的关键。
- 偶尔比喻一下,两类药物像配合默契的“双保险”,但必须由专业“司机”来驾驶,才能安全到达目的地。
- 牢记每次输注、存放、联合用药和身体变化后的管理策略,才是真正把安全用药落实到每一天。
📖 参考文献
- Yang, J. C. H., et al. (2012). "Bevacizumab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r recurrent non-squamou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III trial."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30(16), 2037-2044. https://doi.org/10.1200/JCO.2011.40.6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