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肝恶性肿瘤治疗指南:仑伐替尼、瑞戈非尼与替雷利珠单抗的应用与理解

  • 2025-07-20 16:22:009次阅读

科普,声明图标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肝恶性肿瘤治疗指南:仑伐替尼、瑞戈非尼与替雷利珠单抗的应用与理解

肝恶性肿瘤治疗指南:仑伐替尼、瑞戈非尼与替雷利珠单抗的应用与理解

聊到仑伐替尼、瑞戈非尼和替雷利珠单抗,很多正在寻求靶向及免疫药物治疗的患者都不陌生。这三类药品属于分子靶向及免疫调节用药,常用于专业医生指导下施治。用好这些药,效率与安全其实就藏在几个关键细节里。今天带你全面认识7个实用用药要点,让家庭照护和日常管理更加有底。

01. 剂型和常见规格🔬

  • 仑伐替尼(Lenvatinib):常见规格为4mg、10mg胶囊。以口服为主。
  • 瑞戈非尼(Regorafenib):常用规格为40mg薄膜衣片。片剂需整片吞服。
  • 替雷利珠单抗(Tislelizumab):为注射剂,推荐只在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静脉滴注给药,单瓶规格通常为100mg/4ml。
正确做法:每种药品严格按照说明书剂型及规格获取和使用。片剂/胶囊不能嚼碎或掰开,注射剂不可自行注射。

02. 药理作用机制简述🧬

仑伐替尼: 主要抑制多种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相关酪氨酸激酶受体(如VEGFR、FGFR等),从而阻止新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对靶标的作用较为广泛。有助于延缓靶向细胞的异常生长(Matsui et al., 2017)。

瑞戈非尼: 属于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抑制血管生成因子(VEGFR1-3)、TIE2、PDGFR、FGFR等,阻断信号传导通路,降低细胞活性,干扰多条耐药路径(Bruix et al., 2017)。

替雷利珠单抗: 属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属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激活T细胞免疫反应,增强身体针对异常细胞的识别与清除能力(Shen et al., 2020)。

*此部分仅供了解原理,无需自己判断机制选择用药。

03. 用法用量与服药时间⏰

  • 仑伐替尼: 推荐每日一次,空腹或餐后均可,整粒胶囊吞服,用清水送服。开始剂量需遵医嘱,一般按照体重分层(如≥60kg者首选12mg,<60kg者首选8mg)。
  • 瑞戈非尼: 建议一次口服,餐后服用效果更佳,可减轻胃肠刺激。通常推荐剂量为每日160mg(即4片),连续服用3周,停1周为一周期;如有不良反应可减量。
  • 替雷利珠单抗: 需由专业医护人员静脉滴注,每3周注射一次,具体用量按照体重或体表面积个体化计算。
特别提醒:剂量不能随意更改,有疑问务必咨询医生。漏服时不要自行补大剂量。

04. 药物相互作用💊

药品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时很隐蔽,尤其这三类药都容易受其它药影响。

  • 仑伐替尼: 与强效CYP3A4抑制剂/诱导剂合用时可能改变药物血药浓度,需谨慎联合。
  • 瑞戈非尼: 避免与强CYP3A4抑制剂和诱导剂(如某些抗生素、抗癫痫药)同服;同时服用PPI类药物(例如奥美拉唑)可能影响药物代谢。
  • 替雷利珠单抗: 除免疫活性药物外,与绝大多数常规药品相互作用较少,但合用其他靶向或免疫药时需逐项核查兼容性。
正确做法:将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包括中药/保健品)告知医生,防止不良反应。

05. 特殊人群与剂量调整👵🏻👦🏻

  • 老年人: 药物代谢略慢,更容易不良反应,建议起始剂量个体化,起始剂量可适当下调,监测副作用。
  • 肝功能不全者: 三药中仑伐替尼和瑞戈非尼主要经肝脏代谢,肝功能异常时需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例如仑伐替尼在中重度肝损者推荐起始剂量减半。
  • 肾功能不全者: 轻度或中度肾损可按常规剂量,重度肾损时应慎用。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三药均未明确安全性,怀孕及哺乳期用药须由专科医生评估决定。
  • 儿童: 此三药在18岁以下应用数据有限,禁止自行给儿童使用。
每类特殊患者需与医生充分沟通,绝不擅自调整药量。

06. 不良反应识别与处理方法⚠️

  • 仑伐替尼: 常见有高血压、乏力、蛋白尿(蛋白尿发生率约13-31%(Kudo et al., 2018))、腹泻、手足皮肤反应。若出现明显不适(如持久高血压或肾功能异常),应及时就医,根据情况减量或停药。
  • 瑞戈非尼: 最常见为手足综合征、皮疹、高血压、口腔黏膜炎、腹泻、疲劳等。严重不良反应时需减量或暂停服用。
  • 替雷利珠单抗: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包括皮疹、发热、关节痛、免疫系统活性增强导致的肝炎、肺炎等。一旦出现持续发烧、呼吸急促、皮肤大面积异常等,应立刻联系医生。
遇不良反应时,正确做法是暂停用药、保留药物包装、尽快就医,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07. 储存方法与用药失误处理📦

  • 贮存环境: 这三药均应密封置于25℃以下干燥处,避免受潮与高温。远离儿童与宠物。
  • 光照问题: 药片/胶囊应保留在药盒或原包装中,不用透明瓶明晒。
  • 有效期/过期: 过期药不能使用,请交由药店或医院销毁。
  • 漏服与过量: 忘记服药,应在想起时尽快补服。但距离下一剂时间很近时,略去漏服剂量,按原计划继续。切忌两次联服、一次性吃两倍剂量(FDA,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药物管理需专人,做好服药记录,避免重复服和误服。

08. 典型用药案例参考📖

  • 一位56岁男性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先后接受仑伐替尼、瑞戈非尼和替雷利珠单抗联用治疗,期间通过定期随访调整剂量,获得理想控制效果。
  • 临床中有患者连续服用瑞戈非尼出现轻度手足皮疹,遵医嘱减量后症状好转,疗程持续进行。
  • 另一患者接受替雷利珠单抗静脉注射,经专科护理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全程安全完成。
这些经验说明,遵循规范、密切观察和动态调整是提高用药效果的关键。

09. 重点提醒和结语📝

仑伐替尼、瑞戈非尼和替雷利珠单抗各有优势:机制互补、用法灵活、组合潜力高。但每种药物对身体的影响都需要严密关注。最重要的两点:第一,不能随意更改剂量;第二,所有不适、特殊药物、慢性用药必须上报医生核查。

合理管理药品储存、定期复查、记录服药过程,都是安全用药的有力保障。遇到疑问时,专业咨询永远比自行判断更靠谱。

用好每一片药,让疗效更稳,生活更有质量,这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的最实用守则。

参考文献

  • Bruix J, Qin S, Merle P, et al. (2017). Regorafenib for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ho progressed on sorafenib treatment (RESORCE):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Lancet, 389(10064), 56–66.
  • Kudo M, Finn RS, Qin S, et al. (2018). Lenvatinib versus sorafenib in first-lin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randomised phase 3 non-inferiority trial. Lancet, 391(10126), 1163–1173.
  • Matsui J, Yamamoto Y, Funahashi Y, et al. (2017). Lenvatinib, an angiogenesis inhibitor targeting VEGFR/FGFR, shows broad antitumor activity in human tumor xenograft models and synergizes with anticancer agents.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 Shen L, Guo J, Zhang Q, et al. (2020). Tislelizumab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s: an open-label, non-comparative, phase 1/2 study. 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 13(1), 20.
  • United State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2021). Lenvatinib, Regorafenib, and Tislelizumab Prescribing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