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内脏绞痛:痛苦的背后与镇痛药的真相

  • 2025-07-10 19:15:0011次阅读

科普,声明图标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内脏绞痛:痛苦的背后与镇痛药的真相

内脏绞痛:痛苦的背后与镇痛药的真相

一、生活中那些让人揪心的不适

有时候,肚子突然像被绳子猛地一勒,痛得坐立难安。其实,这种“拧麻花”般的感觉不只是普通胃疼,很可能是所谓的“内脏绞痛”。不少人第一次遇到时,根本分不清和常见腹痛的区别。被突如其来的痛苦搅乱一天的心情,这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只不过,大部分人在症状缓解后就不了了之,而背后的问题有时远比表面更复杂。

二、什么是内脏绞痛?

内脏绞痛简单来说,就是内脏器官(如肠道、肝胆、胃等)因为受到刺激、堵塞或其他异常变化,引发剧烈且难以定位的疼痛。这类疼痛往往呈间歇性发作,让人感到突然一阵绞紧,疼痛发作后又稍有缓解,周而复始。有时伴随着腹部胀气、恶心或者出冷汗,让人难受得只想蜷缩在床上。
小贴士:临床上,“间歇性”“难定位”是内脏绞痛的显著特征,和肌肉拉伤引起的持续固定部位疼痛不太一样。
比如:肚子忽然痛了一会,等下又没事,这种反复性提示需要留意。

三、内脏绞痛都因什么来敲门?

内脏绞痛背后的病因其实不少,下面用几个日常场景来帮你区分:
  1. 消化道相关疾病:如肠梗阻、急性阑尾炎。常常一边腹痛,一边伴有恶心或排便异常。
  2. 肝胆系统问题:比如胆结石、胆囊炎。有一位45岁的女性,吃了油腻晚饭后,腹部右上方突然剧痛,几乎难以挺直腰板,后来查出是胆结石。
  3. 泌尿系统疾病:像是肾结石、输尿管结石。35岁的男性司机因为腰部一阵阵剧痛“打滚”到医院,发现一颗小结石堵住了出口。
  4. 妇科因素:有些女性排卵期会有轻微下腹部疼痛,偶尔也可能是宫外孕等更严重状况的信号。
别忽视:痛感不只是“忍一忍就好”。很多致命急症,正是这样隐藏在反复发作的内脏绞痛下。
可能病因 典型诱因 特殊提示
肠梗阻 (如慢性便秘、肠癌) 反复胀痛、排便异常
胆结石 高脂饮食后 右上腹剧痛,伴黄疸可能
泌尿系结石 脱水、夏季发作多 腰腹剧痛,伴尿血可能

四、如何识别内脏绞痛的症状?

很多患者都是在早期发生短暂的不适,未能引起重视。实际上,不同阶段的症状区别很大。下面用表格简单对比一下常见表现:
阶段 常见表现 生活场景例子
初发期 偶尔隐隐作痛,持续几分钟就缓解 工作中突然腹部不适,休息片刻好转
进展期 反复疼痛发作,越来越频繁 吃完饭后常常感觉腹内绞痛不止
严重期 剧烈疼痛持续数小时,伴恶心呕吐、排便/排尿困难 晚上突然痛醒,冷汗直流,需要急诊
提醒:如果疼痛已影响到正常活动或伴有明显呕吐、便血、呼吸困难等症状,请尽快就医。等待自行缓解,可能延误治疗时机。

五、镇痛药大揭秘:类型和工作机制

生活中很多人习惯性“痛就吃止痛药”,尤其是内脏绞痛一发作,止痛片成了家里的“应急包”。但你知道吗?不同镇痛药对内脏痛的效果千差万别。
类型 代表药物 适应特点 机理简述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布洛芬、阿司匹林 头痛、肌肉痛、部分轻中度绞痛 抑制炎症介质产生,缓解炎症相关疼痛
解痉药 山莨菪碱、阿托品 肠胃、胆道、泌尿结石等绞痛 放松平滑肌,解除痉挛性收缩
阿片类药物 吗啡、哌替啶 重度疼痛、缓解剧烈内脏痛 抑制神经传导,强效止痛(副作用大)
对乙酰氨基酚 扑热息痛 轻中度疼痛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降温止痛
友情提示:不是每种止痛药都适合所有内脏疼痛,随意服用容易掩盖病情甚至增加新风险。

六、镇痛药的使用:哪些要小心?

镇痛药虽有帮助,但副作用、成瘾风险不能忽视。下表分析常见镇痛药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
药物类型 使用禁忌 副作用 特别提醒
NSAIDs 消化性溃疡、肾功能不全者 胃肠道出血、肾损伤 空腹服用容易伤胃
阿片类 慢性便秘、呼吸抑制者 成瘾、呼吸抑制、头晕嗜睡 长期使用需严密医生指导
解痉药 青光眼、前列腺增生 口干、心跳加速 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用前需咨询医生
对乙酰氨基酚 肝功能异常 肝损伤(过量时) 严格控制用量
有位62岁的男性肠梗阻病人,因自行频频服用止痛药,结果掩盖了腹膜炎症状,导致延误手术机会。
这说明,无论何种镇痛药,都不是问题的终极解决者。出现不明原因剧烈腹痛,第一步应寻求专业帮助,而不是单靠止痛药。

七、预防与日常护理:让痛苦远离

想要内脏绞痛少来“敲门”,还是得从日常小细节做起。以下是有助于降低发作风险的健康建议:
食物 主要功效 建议吃法
燕麦粥 促进肠道蠕动 每日早餐食用,有助缓解便秘
鳄梨(牛油果) 稳定胆固醇,维护胆汁代谢 可以做沙拉,控制油脂摄入
淡水鱼 蛋白质丰富,好消化 建议清蒸或炖汤,每周可安排2-3次
香蕉 缓解轻度胃肠绞痛 直接凉食或做水果沙拉
降低发作建议:
  • 饮食上倾向于清淡,规律三餐;
  • 加强运动,减少久坐,适合饭后步行;
  • 保证情绪稳定,适度放松压力;
  • 建议40岁后定期做腹部超声和肝胆功能检查。
如疼痛突然加剧,或伴有黄疸、呕吐、便血等症状,务必及时去医院。
不同人群还需按个人体质调整方案。比如有慢病史或年老体弱者,护理方案应在医生指导下定制。简单讲,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注意身体信号、及时体检,这是减少内脏绞痛反复的有效方式。

八、结语:细心生活,理性用药

有人把内脏绞痛比作身体突然拉响的警报器。其实,这声警报既吓人也及时,只要不仓促止痛、忽视信号,多给身体一点关注,大部分风险是可以及早发现的。
想真正远离反复肚子痛苦,还得靠健康习惯和定期检查撑起“防护伞” ☔️。关于止痛药的选择和用量,永远别忘了——医生的建议,比万能灵药更靠谱。

引用文献

  1. Rang, H. P., & Dale, M. M. (2015). Rang & Dale's Pharmacology (8th ed.). Elsevier.
  2. Smith, H. S. (2011). Opioid Metabolism.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84(7), 613–624. https://doi.org/10.4065/mcp.2011.0131
  3. Yarbro, J. W., Frogge, M. H., & Goodman, M. (2010). Cancer Symptom Management (4th ed.). Jones & Bartlett Learning.
  4. Marx, J. A., Hockberger, R. S., & Walls, R. M. (2014). Rosen's Emergency Medicine-Concepts and Clinical Practice (8th ed.). Elsev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