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局部麻醉药的秘密:让疼痛远离你的世界

  • 2025-07-16 16:45:1884次阅读

科普,声明图标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局部麻醉药的秘密:让疼痛远离你的世界

局部麻醉药的秘密:让疼痛远离你的世界

01 其实,局部麻醉药就在咱们身边

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牙科拔牙时,医生打上一针,不一会儿就完全感觉不到疼痛;做点小手术,只在局部涂一点药膏,过程中你却能轻松地和医生交谈。🦷这些看似“神奇”的体验,离不开局部麻醉药的帮忙。其实局部麻醉早已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了现代医学的一部分。

日常中最常见的局部麻醉药叫利多卡因,无论是在小诊所切除脂肪粒,还是妇科诊疗的小手术,都会用到。局部麻醉药的“魅力”,其实在于它能有选择地屏蔽痛觉,就像关掉了某根电线的电,让特定区域暂时感觉不到疼痛。这一点,大大减轻了患者的恐惧和不适,手术过程变得更加轻松。

小贴士:局部麻醉药只是影响疼痛神经,不会让你失去意识,不用担心“麻药睡过去”这种误会。

02 “神奇药粉”:局部麻醉的发展小史

  • 植物到化学合成:19世纪以前,印加人用古柯叶敷在伤口上减痛。1884年,古柯碱(从古柯叶提取)首次被国外眼科医生用做眼部麻醉。后来因副作用大,科学家们又合成出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更安全的麻药,开始广泛使用。
  • 科技的进步:20世纪以来,局部麻醉药逐渐可控、效果更持久,有了不同持续时间和不同用法的种类。
🔍一位38岁女性,曾因眼部异物感去门诊。医生用棉棒蘸“表面麻醉滴眼液”后,她一会儿就能轻松检查。这让她第一次体会到局部麻醉药的便利。这说明,有时医学进步能大大减轻看病时的疼痛和不适。
时期 代表性方法
古代 植物提取(如古柯叶)
19世纪 古柯碱应用
20世纪 合成局麻药如利多卡因
现代 多种类麻药、精准用药技术

03 原理揭秘:局部麻醉药如何“关闭”疼痛?

局部麻醉药的作用就像给神经“断路”一样。正常状态下,疼痛信号是通过神经纤维中的钠通道传递到大脑的。麻醉药进入组织后,阻止那些“钠通道”开启,痛觉的信号就被拦截在起点,传不到大脑。🚦

关键的一点在于,这种影响是局部和暂时的,不会影响整个身体。等药效结束,神经恢复,那根“电线”又通电了,知觉也就回来了。所以,只要剂量合适,局部麻醉很安全。

科普链接:局部麻醉药主要分为酯类和酰胺类,目前临床多用酰胺类,比如利多卡因。

04 常见麻药有哪些?用法大不同!

常见的局部麻醉药种类不少,主要区别在于药效持续时间和是否适合不同用途。下面用一张简表带大家快速了解几种常见麻药:

药物名称 持续时间 常见用途
利多卡因
(Lidocaine)
1-2小时 皮肤缝合、牙科、妇科小手术
布比卡因
(Bupivacaine)
3-8小时 分娩镇痛、长时间外科手术
丁卡因
(Tetracaine)
1-3小时 眼科检查、表面麻醉
普鲁卡因
(Procaine)
0.5-1小时 牙科、部分短操作
👨‍⚕️一位27岁男性,因运动受伤需缝合指尖。医生选择了利多卡因局部注射,30分钟后完成缝合,止痛效果很好。这案例显示,合适的局部麻醉药能让处理小创伤“无痛高效”。
温和小提醒:不是所有人都能用同一种麻药,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挑选。

05 局部麻醉的日常用法有哪些?

  1. 小手术、缝合
    最常见的用途就是各种小创伤缝合及皮肤切除,比如切脂肪粒、缝合割伤等。
  2. 牙科治疗
    拔牙、补牙、牙周手术时经常使用,这是很多人第一次感受“打麻药”。
  3. 妇科、泌尿科检查
    如宫颈LEEP手术、膀胱镜检查,局部麻醉药帮忙缓解不适感。
  4. 慢性疼痛管理
    部分慢性疼痛需要药物注射到痛点旁边,进行短期麻醉。

这些应用大大减少了病人因疼痛引起的焦虑和应激,疫情期间局部麻醉的使用率还有增加(见
El-Boghdadly et al., 2020)。

扩展知识:局部麻醉还可配合“局麻+镇静”联合方式,既无痛感又能保持意识。

06 麻醉药的健康风险:别让小问题变大麻烦

虽然局部麻醉药普遍安全,但偶尔也会出现副作用。多数问题和用药剂量、给药方式有关。下面列举一些需要注意的健康风险和出现概率(参见 Morgan & Mikhail, Clinical Anesthesiology, 2021)。

  • 过敏反应:比如皮肤起红疹、瘙痒或轻微肿胀,极少数人会发生呼吸困难。
  • 剂量过高的毒性反应:麻药摄入过量可能导致头晕、心悸、抽搐,严重时有生命危险。
  • 神经损伤:理论上,药物注射时碰到神经,可能引发短暂的麻木、刺痛。多数会自行恢复。
  • 局部组织损伤:极少见,在注射部位出现淤血、感染等。
风险类型 出现概率
局部过敏反应 约1/1000—1/10000(较少见)
用药过量中毒 极其罕见,常与操作失误相关
短暂性神经麻木 偶见,多数可恢复
55岁男性,做局部切除手术后,出现轻微皮肤红疹,停药后2天消退。这个情况提示,偶发副作用常常是轻微且可逆的。

07 安全用药和日常预防小建议

使用局部麻醉药,很少会遇到大问题,但提前了解预防措施和安全用药的方法,对身体有好处:

  • 定期体检:如有慢性病(如肝肾功能减弱),建议提前告知医生,有助于选择最适合的麻药。
  • 按医嘱用药:局麻药用量要求严格,自己不能擅自追加或重复使用,万一有怀疑要及时提醒医生。
  • 就诊正规机构:选择有麻醉科资质的医院或诊所,尤其是涉及注射操作的小手术。
  • 饮食建议: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组织修复,比如番茄、鸡蛋、牛奶等(日常饮食即可,不必额外进补)。
  • 如有不适,及时复诊:出现持续皮肤红疹、肢体麻木、呼吸异常等,不要自行处理,应尽快就医。
预防提醒:建议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孕妇),用药前更要主动和医生沟通身体状况,帮助更个性化地选择药物和剂量。

08 简单总结

局部麻醉药其实就藏在我们日常医疗中,是让治疗变得“轻松”的好帮手。只要合理用药,大多数人都会很安全舒适。当然,每个人情况都有差异,有疑问要及时和专业医生沟通,让治疗变得简单、让自己更安心。

📖 参考文献

  • El-Boghdadly, K., Wong, D. J. N., Owen, R., Neuman, M. D., et al. (2020). Risks of anesthesia and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infection: a multinational cohort study. Anesthesia, 75(7), 913-927. https://doi.org/10.1111/anae.15167
  • Morgan, G. E., & Mikhail, M. S. (2021). Clinical Anesthesiology (7th ed.). McGraw-Hill Education.
  • Becker, D. E., & Reed, K. L. (2012). Local anesthetics: review of pharmacological considerations. Anesthesia Progress, 59(2), 90–101. https://doi.org/10.2344/0003-3006-59.2.90
  • Lirk, P., & Picardi, S. (2022). Safety profile and current use of local anesthetics: an update. Current Opinion in Anaesthesiology, 35(5), 664-670. https://doi.org/10.1097/ACO.00000000000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