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中枢性镇痛药:疼痛管理的“秘密武器”
- 2025-07-08 08:08:00122次阅读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解锁中枢性镇痛药:疼痛管理的“秘密武器”
现实生活中,偏头痛、术后不适、癌痛……这些让人难以忍受的疼痛总有一天会“找上门”。有时,身体的信号让人撑一撑也过去了,有时却真得靠医生帮忙。有人说:“贴膏药、理疗管用吗?”其实,对于很多剧烈疼痛,普通止痛药效果有限,中枢性镇痛药才是真正能“止住疼”的方案。不过很多人也听过它可能的成瘾风险。究竟这些药物是如何派上用场的?下面我们细说分明。
01 什么是中枢性镇痛药?
简单来讲,中枢性镇痛药是一类主要通过影响“大脑和脊髓”来产生镇痛作用的药物。它们不直接“修理”受伤部位,而是通过干扰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疼痛传递,让痛感减弱或消失。
药物类别 | 代表药物 | 主要用途 |
---|---|---|
鸦片类 | 吗啡、羟考酮 | 术后痛、癌痛等剧烈疼痛 |
非鸦片类 | 曲马多、丁丙诺啡 | 中度至重度慢性疼痛 |
日常用药时,这两类在临床上依据疼痛的不同阶段和具体人群合理排列组合。
02 药物如何让疼痛“安静”?
说起来,中枢性镇痛药像调低了痛觉的“音量旋钮”。它们进入体内后,通过结合大脑和脊髓的特定受体(尤其是μ受体),让疼痛信号不容易传到大脑的“感知中心”。这样,即使有受伤或炎症,疼痛感也会削弱很多。
- 鸦片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脑内的μ受体。
- 非鸦片类药物:比如曲马多,还可以影响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利用,让疼痛信号传递减速。
🧠 小贴士:不同品种的镇痛药,作用快慢和持续时间都不同。比如吗啡通常效力显著但持续时间有限。
03 都有哪些人群需要用到中枢性镇痛药?
- 剧烈急性疼痛: 手术后的剧烈疼痛,有位47岁的男性胃癌患者描述,背部剧痛让他彻夜难眠,普通止痛药根本不管用,医生采用了吗啡注射才缓解下来。
- 慢性顽固性疼痛: 比如有神经损伤或长期风湿病患者,常感受到绵延不断的疼痛,这时医生会评估后选用合适的镇痛级别药物。
- 癌症疼痛管理: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阶梯止痛法”,高级阶段往往需要中枢性镇痛药。
💡 常见应用:术后、创伤性骨折、晚期肿瘤、部分神经病理性疼痛,都是医生会考虑用这些药物的情形。
04 慎用理由:中枢性镇痛药的副作用与健康风险
- 成瘾性: 由于影响大脑奖赏机制,长期使用有可能导致药物依赖甚至滥用。美国一项统计发现,2019年约有170万人因处方类鸦片药物存在滥用行为 (Volkow et al., 2014)。
- 呼吸抑制: 药物会降低呼吸中枢兴奋性,剂量过大会产生危险,尤其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要格外小心。
- 其他反应: 包括头晕、便秘、恶心、皮肤瘙痒等。比起一般消炎止痛药,中枢性镇痛药带来的副作用更“重量级”。
🛑 别忽视:滥用鸦片类药物的风险已引发全球关注,规范使用、监控随访成为痛症管理的重中之重。
05 如何安全高效地使用中枢性镇痛药?
- 优先评估: 医生会先评估疼痛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 个体化选择: 比如,有位68岁的女性脊柱肿瘤患者,因慢性肝病合并用药受限,医生选择了短效非鸦片类药物,并定期随访。
- 小剂量起步: 一般会从尽量低的剂量开始,根据效果逐步调整。
- 随时监测副作用: 特别是呼吸抑制、情绪反应等不良表现,一旦出现异样,要及时与医生沟通。
📋 提醒:药物的种类、剂量、持续时间都要依据患者体重、年龄、合并疾病等情况定制,切勿自行增减用药。
06 新趋势:中枢性镇痛药的创新之路
医学界一直在努力寻找更安全、依赖性更低的新型镇痛药物。新一代研发集中在改进药物结构,减少成瘾风险,同时增强镇痛持续时间。还有研究关注以基因和分子水平为靶点的精准镇痛。
- 特异性μ受体激动剂: 能更有针对性地发挥镇痛作用,副作用相对降低。
- 纳洛酮类药物: 被开发用于“解除”过量镇痛药带来的呼吸抑制风险,已经应用于急救现场。
- 可穿戴给药装置: 让患者在家也能按需自控用药剂量,提高安全性。
🔬 新方向:不少中枢性镇痛药的创新成果正在推进临床试验,未来对缓解痛苦会有更多选择。
07 疼痛日常管理:还有哪些方法能帮助?
奶制品(补充钙质):有助于神经和肌肉正常工作,长期轻度疼痛患者可以每天摄入1-2杯牛奶。
绿叶蔬菜(富含抗氧化物):对神经健康有好处,建议每天一份青菜。
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鱼类:能改善炎症反应,每周可适量食用2-3次三文鱼、秋刀鱼。
定期就医:疼痛突然加重时,或发生与平时不同的持续性痛感,要及时到正规医院专科诊治。
留心自我观察:药物使用期间若有嗜睡、呼吸变浅、精神恍惚等表现,务必及时告知医生。
参考文献
- Volkow, N. D., McLellan, T. A., Cotto, J. H., Karithanom, M., & Weiss, S. R. B. (2011). Characteristics of opioid prescriptions in 2009. JAMA, 305(13), 1299–1301. https://doi.org/10.1001/jama.2011.401
- Trescot, A. M., Helm, S., Hansen, H., Benyamin, R., Glaser, S. E., & Sehgal, N. (2008). Opioids i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non-cancer pain: An update of American 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Pain Physicians' guidelines. Pain Physician, 11(2 Suppl), S5-S62.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8). WHO guidelines for the pharmacological and radiotherapeutic management of cancer pain in adults and adolescent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