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术后镇痛的智慧:药物应用指南揭示缓解之道

  • 2025-07-09 07:40:00152次阅读

科普,声明图标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术后镇痛的智慧:药物应用指南揭示缓解之道

术后镇痛的智慧:药物应用指南揭示缓解之道

01 术后镇痛到底有多关键?

有人经历过手术之后,听到别人的声音、闻到饭菜香,唯一的想法却是“什么时候才不疼?”其实,这样的体验一点也不稀奇。尽管手术已经过去,麻醉也醒了,但伤口的疼痛却可能变成最大的困扰。

不只是让人感到难受,术后镇痛如果做得不好,还可能延长住院时间,让人活动减少、食欲下降。有研究指出,有效镇痛有助于促进呼吸、降低并发症(Kehlet & Dahl, 2003),甚至影响伤口恢复速度。

💡 别忽视术后疼痛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受苦那么简单”,它还会影响整个手术后的恢复节奏。

02 哪些药物在术后用得多?

  1. 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
    比如布洛芬、塞来昔布。适合各种手术后的轻中度疼痛。对胃不好的人,医生会考虑用胃保护药。
  2. 阿片类药物
    包括吗啡、芬太尼等。严重疼痛用得较多。副作用是便秘、嗜睡,有些人还可能出现呕吐。
  3. 新型镇痛药
    如曲马多、舒马普坦,有些还能减少成瘾风险。
👩‍⚕️ 有位37岁女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用常规NSAIDs觉得“伤口隐隐作痛,睡不好”。后医生联合了镇痛泵(里有小剂量阿片类和局麻药),她当天就能下床活动。
药物类型 主要适用情况 常见副作用
NSAIDs 轻/中度疼痛,炎症较重 胃不适、出血风险
阿片类 中/重度疼痛 嗜睡、便秘、恶心
新型镇痛药 难治性疼痛或特殊需求 眩晕、低成瘾风险
📝 选择什么药,通常由医生根据你的手术方式和身体情况来定。遇到不适,主动和医生沟通,很重要。

03 为什么要个体化镇痛?

  • 年龄的影响
    年纪大的人用药要更小心。比如一位78岁男性,做股骨骨折固定,不耐受阿片类带来的眩晕,医生改用低剂量NSAIDs并加局部冷敷,恢复得更平稳。可以看出,老年群体更容易药物反应大,所以霎时间不能图一时痛快,多多关注身体细节反应。
  • 过敏和基础疾病
    有哮喘史的人,医生会避开某些NSAIDs;肝肾功能不好的人,药量调整往往要更小心。
  • 手术类型
    骨科手术、腹部或胸部手术,甚至微创和开放手术,镇痛思路差别也挺大。例如,有的手术更适合镇痛泵,有的选区块局麻配合口服药物效果更佳。
🛎️ 疼痛管理不是千人一方,一定要告诉医生你有哪些疾病、过敏或者之前对哪些药物反应异常,让治疗方案更适合自己。

04 怎么理解多模式镇痛?

简单来说,多模式镇痛,就是不靠单一药物,而是几种镇痛方法“联合作战”,最大程度减少疼痛和副作用。这就像请多个厨师炒菜,既保证味道丰富、也防止某道菜过咸。

镇痛方法 实际应用场景 主要优点
药物联合 NSAIDs+阿片类/局麻药 可降低阿片使用量
局部封闭 伤口周围麻醉 减少整体副作用
非药物疗法 物理(冷敷/热敷)、心理干预 多角度缓解不适
🧑‍🎓 一项欧美多中心研究发现,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的患者,术后2天内下床率比单一方案高出△18%(Elmallah et al., 2016)。
👍 觉得疼痛还是没缓解时,可以咨询医生多模式镇痛方案,比如加用冷敷或简单的放松训练,有时能帮大忙。

05 经常遇到哪些镇痛困扰?

依赖性担忧
有些朋友担心阿片类药物上瘾。实际上,在医护团队严格规范下、短时间正确使用,成瘾概率较低(Brummett et al., 2017)。不用一味拒绝,有困惑就问医生。有位43岁女性因肛肠手术使用小剂量阿片,她每隔几天就主动和医生交流用药感觉,顺利避免了“成瘾”困扰。
常见副作用
便秘、恶心和皮疹是常见副作用。定期补充水分、更适当活动,以及按需加用保护胃肠或止吐药,可降低这些影响。严重不适时应及时报告。
镇痛不足
偶尔也会出现药物镇痛不理想的情况。这时候可以调整镇痛方案(如多模式),或者评估有无其他原因导致疼痛持续。
📣 用药时的顾虑和不适不要硬扛,有问题直接告诉医生,能让术后生活变得轻松一些。

06 术后镇痛还有哪些新方向?

  • 新型缓释药物
    现在有些局麻药做成了缓释胶体,能24小时持续镇痛。这种药已经用在骨科及胸腹手术,减少了阿片用量。
  • 个性化镇痛管理
    随着基因检测和大数据发展,医生能根据每个人对药物的“代谢能力”,更精确地调整药量。未来,把个性化镇痛做到极致或许并不遥远(Hayes et al., 2022)。
  • 多模式联合进一步深化
    新型的镇痛泵、冷敷装置、甚至是针对性呼吸训练App,被引入到术后疼痛管理中,不只是让疼痛减轻,还帮助更快恢复身体机能。
🚀 选择合适的术后镇痛方式,现在正变得越来越多样和人性化。很多以前“必须挨的痛”,现在有了新的解决方案。

07 术后镇痛的实用建议

  • 疼得受不了时及时反馈,别怕打扰医生,尽早调整才能效果更好。
  • 别轻易停药或随意改变用药方式,有不适先和医护沟通再做决定。
  • 适当活动和规律饮食有助于恢复,同时能缓解某些副作用,比如便秘。
🙌 最后的关键就是——相信自己能战胜疼痛,也相信医生能帮忙科学对付它。多一分坦然,术后生活也会更顺畅。

参考文献

  • Kehlet, H., & Dahl, J. B. (2003). Anaesthesia, surgery, and challenges in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he Lancet, 362(9399), 1921-1928. 链接
  • Elmallah, R. K., Cherian, J. J., Malkani, A. L., et al. (2016). Multimodal pain management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a comprehensive review. The Journal of Arthroplasty, 31(10), 2152-2157. 链接
  • Brummett, C. M., Waljee, J. F., Goesling, J., et al. (2017). New persistent opioid use after minor and major surgical procedures in US adults. JAMA Surgery, 152(6), e170504. 链接
  • Hayes, C. J., McElroy, L. M., Klein, S. M. (2022). Precision Medicine in Acute and Chronic Pain Management: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Anesthesia & Analgesia, 134(5), 906-916.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