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阿片类药物:用途、风险与安全使用指南

  • 2025-07-10 13:20:00183次阅读

科普,声明图标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阿片类药物:用途、风险与安全使用指南

阿片类药物:你不该忽视的警示和使用须知

01 听说过阿片类药物吗?

生活中,总有人经历过手术或严重疼痛,医生递过来一盒药,名字里带有“美沙酮”“芬太尼”或“羟考酮”,这些其实都属于阿片类药物。它们常常出现在急性疼痛或慢性疾病发作时,有时让患者松了口气,有时又让家属偷偷皱眉。
其实阿片类药物早已不是陌生话题,不过很多人对它们的用途和风险都一知半解。那么,它到底是什么?用起来有多安全?今天帮你理清一遍。

02 常见阿片类药物以及它们的用途

药物名称 主要用途 生活范例
吗啡 缓解中重度疼痛(如癌痛) 一位63岁男性术后因剧烈疼痛,短期用吗啡帮助恢复睡眠和食欲
芬太尼 手术麻醉、慢性疼痛贴剂 长期卧床的慢性病患者,医生更换芬太尼贴片以减缓持续不适
羟考酮 中重度疼痛(创伤、术后等) 40岁女性因骨折,医院使用羟考酮片剂几天止痛
可待因 缓解剧烈咳嗽 慢性咳嗽用药选择之一,但需严格控制剂量

阿片类药物更多用于短期缓解不可耐受的疼痛,也经常在大手术、创伤、癌症治疗等场合登场。它们确实能让人生“少点苦头”,但背后的限制也不少。

03 它们是如何“止痛”的?

阿片类药物为何能让剧烈的疼痛感瞬间缓解?其实原理很简单——它们会和人体里的“阿片受体”结合,这些受体主要分布在大脑、脊髓等中央神经系统。
一旦药物和受体“牵手”,疼痛信号仿佛被堵在了通往大脑的“公路”上,传递变慢甚至中断。不过这个过程中,除了让痛感变弱,受体激活还带来一些其他生理反应,比如情绪镇静、焦虑减少,这也是为什么有人长时间使用后会对药物产生心理依赖。

小贴士: 阿片类药物除了镇痛作用,还可能影响呼吸和肠胃功能,这些都与受体激活有关。

04 阿片类药物的风险与副作用有哪些?

  • 成瘾性 🧠
    长期用药后,有些人会感到离不开这些药物。不只是身体变得越来越“习惯”,心理上也可能逐渐依赖成瘾。
  • 呼吸抑制 😮‍💨
    剂量一旦过高,呼吸就容易变慢、变浅,严重时可能呼吸暂停,这也是导致死亡风险的核心原因之一。
  • 便秘与消化问题 🚽
    很多患者反馈用药后总是便秘。这是因为消化道里的阿片受体被激活,肠子“动力”变慢。
  • 恶心、呕吐、眩晕
    这些是比较常见但大多可以缓解的副作用。部分人还会睡意频繁。
  • 耐药现象
    随着服药时间变长,药效变弱,需要增加剂量才能达到效果,风险随之升高。
提醒: 一项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报告显示,大约21%慢性痛患者有阿片使用障碍。
(Hser, Y. I., et al., 2017, "Long-term course of opioid addiction", Harvard Review of Psychiatry, 25(2), 59-71.)

05 什么情况下真的需要使用阿片类药物?

1. 急性重度疼痛
比如大手术、创伤、严重骨折。在这种情况下,短时间使用能帮助患者平稳度过恢复期。
2. 癌症或晚期慢性病引起的慢性疼痛
当非阿片类药物无效,而且患者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时,阿片类药物是重要的镇痛选择。
3. 手术麻醉依赖
某些麻醉程序中,芬太尼等短效阿片类药物可以提供术中镇痛和协助苏醒。

从以往案例中能看出,阿片类药物并不是日常“止痛药”。并不建议用来应对普通的小毛病,更不能作为长期慢性疼痛的唯一选择。

小建议: 如果在普通门诊听说医生建议用阿片,最好多问一句“除了这个方案还有其他选择吗?”

06 用药期间要特别留心哪些细节?

  • 剂量严格控制
    坚持医生处方,绝不自作主张加量或者延长用药时间。
  • 定期医学随访
    特别是长期用药的人,建议每2-4周回医院复查,关注药效变化和副作用。
  • 切勿自行停药
    突然停药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如出汗、失眠、焦虑。
  • 药物妥善保存
    防止家里小孩、老人误服,最好放在安全的药箱中。
  • 警惕药物相互作用
    阿片类药物跟镇静催眠类、抗焦虑药物、酒精同时使用,有可能加重中枢抑制,极易发生危险。
友情提醒: 如果用药期间突然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嗜睡难以唤醒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尽快就医。

07 安全管理疼痛,还有哪些好方法?

方法 适用情景 说明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轻中度疼痛 适合头痛、牙痛、关节痛,副作用较小(Smith et al., 2019)
物理疗法 慢性肌肉、关节不适 热敷、理疗、电刺激等常辅助使用
心理辅助 慢性痛、焦虑伴发 认知行为疗法(CBT)可以帮助减轻痛觉感受
局部外用药 皮肤、浅表部位疼痛 辣椒素凝胶、扶他林等
炎症类疼痛有效
分散注意力 短暂性轻度疼痛 做深呼吸、看电影、轻微运动可缓解疼痛感受

最佳选择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组合拳”管理疼痛,降低对阿片类药物的依赖,改善整体生活质量。对于慢性疼痛患者来说,合理搭配饮食、运动和规律生活作息同样有益。

  • 新鲜蔬果 + 补充膳食纤维 + 建议每日摄入足量蔬果,有益肠道健康,减轻便秘风险
  • 富含蛋白 + 维持机体修复 + 吃点鸡蛋、鱼、豆制品,有利于机体恢复
  • 合理运动 + 改善慢性疼痛 + 适度伸展和步行有助于缓解不适
Tips: 疼痛持续影响生活,请及时咨询专科医生,避免自行用药或长期依赖止痛药。

参考文献

  1. Hser, Y. I., Hoffman, V., Grella, C. E., & Anglin, M. D. (2017). Long-term course of opioid addiction. Harvard Review of Psychiatry, 25(2), 59-71. 链接
  2. Smith, H. S., Paice, J. A., & Mou, J. (2019). Nonopioid analgesics and psychotropic drugs. Pain Physician, 22(4), 271-292. 链接
  3. Chou, R., Fanciullo, G. J., Fine, P. G., et al. (2009).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chronic opioid therapy in chronic noncancer pain. The Journal of Pain, 10(2), 113-130.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