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涉及PIK3CA、TP53等基因突变时,肿瘤治疗中常见用药主要有以下几类:
- 靶向药物(如PI3K抑制剂、ALK/EGFR抑制剂等)
- 化疗药物(如紫杉醇、多西他赛、铂类等)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当涉及PIK3CA、TP53等基因突变时,肿瘤治疗中常见用药主要有以下几类:
常用的PI3K抑制类药物有:阿帕利西布(Alpelisib)、伊达胺昔洛韦(Idelalisib),多为口服片剂或胶囊规格。
以阿帕利西布为例:
这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PI3K酶活性,打断信号通路,影响与瘤细胞生长相关的关键生化反应。
服用方法:
⚠️ 常见副作用有血糖升高、腹泻、皮疹。
临床研究表明,高血糖发生率可达30-50%。
出现副作用时:
需注意以下药物避免同用:
肝肾功能不全:需根据说明书适当减量或谨慎使用;
老年人:根据耐受性调整剂量,监测不良反应加重的可能;
孕妇及哺乳期:本类药物对胎儿有致畸风险,孕期、哺乳请避免使用。
盖紧瓶盖,存放于25℃以下干燥阴凉处,避免高温潮湿。
过期后切勿服用。
顺铂、卡铂、紫杉醇、多西他赛等,均为静脉注射剂型。
常见规格:50mg、100mg、150mg、500mg/瓶(以化疗药物类别区分)。
化疗药通过破坏癌细胞DNA或者干扰有丝分裂来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目的。
注射方法和流程:
💊 较常见有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病变(手脚麻木)。
数据显示,顺铂相关恶心呕吐发生率可达60%,而紫杉醇引发脱发的概率超过70%。
过敏史:对本品或同类药物有严重过敏反应者禁用。
肝肾严重损害时:谨慎使用或禁用。
密闭避光,2-8℃冷藏保存。开瓶后短时间内用完,避免污染。
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常见于注射液剂型,每瓶通常含100mg。
通过静脉滴注给药,需在医院完成。
该类药物通过阻断PD-1/PD-L1通路,帮助人体免疫系统更好地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
免疫性副作用包括皮疹、疲劳、肝酶异常等。
处理建议:
合并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会降低免疫治疗效果。尽量避免无指征合用此类药物。
自体免疫相关家族史:请在用药前与医生充分沟通。
老年人:建议更密切监测副反应。
未开瓶药品在2-8℃冷藏,避免反复冻融;按说明书规定时间内用完。
过期、变色、出现混浊时严禁使用。
口服靶向药:
针对PIK3CA、TP53突变相关药品,无论是口服靶向药、化疗药,还是免疫抑制剂,每一种的核心要点只有两条:规范用法和警惕副作用。把药品当作精密工具,按规定操作,安全性才有保障。遇到异常反应,切勿自行处理,务必第一时间寻求专业协助。
合理用药、定期监测、积极配合医务团队,就是最靠谱的“秘籍”。如果家中有这类药物,及时查看包装与说明书,每一步都严格执行,将用药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