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IV期相关药品用药安全全攻略
- 2025-06-27 21:16:008次阅读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01 💉 化疗药物(铂类、抗代谢类)的正确用法
分类与代表药物: 常用有铂类(顺铂、卡铂等)和抗代谢类(吉西他滨、紫杉醇等),一般以静脉注射为主,必须在医院由有经验的医师操作,严禁自行注射或调整剂量。
规范流程:
- 足量补液,提前监查肾功能、电解质。
- 严格遵守周期性方案——常以21-28天为一周期,每个周期数天为集中给药阶段,中间配合休息以利身体恢复。
- 具体剂量根据体重、体表面积和个人耐受性决定,不得擅自增减。
正确应对:
- 每次化疗前后需大量补液,预防肾毒性。
- 建议间隔一定天数,待血象、肝肾功能恢复后方可进入下一疗程。
案例:临床上有患者因随意更改间隔日期导致白细胞骤降,提醒勿擅自调整化疗频率。
02 🥼 化疗药剂型与服药技巧
化疗药主要有注射液和口服片(部分药),注射剂更常用。注射液必须通过静脉按剂量缓慢滴注,避免局部刺激或静脉炎。部分口服产品如卡培他滨需整片吞服,不可嚼碎,否则影响药效。
饮水建议: 注射和口服都需要多饮水,便于药物排泄,降低肾脏负担。
服药时机: 口服化疗药须遵医嘱选择饭前/饭后,有些药必须饭后服以减少胃肠刺激。
03 ✨ 免疫药物(PD-1抑制剂)用法与细节
PD-1抑制剂属于免疫治疗药物,要点在于激活自身免疫系统,增强人体防护能力。常见剂型为静脉注射剂,常按每2至4周一次周期给药,医院专人操作。
关键操作:
- 用药前必须采集肝肾功能、甲状腺等基础指标
- 严格遵照说明书规定的剂量和间隔(不可自行加密或减少)
- 输注前后一小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临床经验提醒:已知免疫药物偶尔可能诱发免疫副作用,如有异常须立刻告知医护,及时暂停药物。
04 🍽️ 辅助药品的规范使用方法
一般化疗和免疫治疗配合多种辅助药。包括 护胃药(如泮托拉唑、艾司奥美拉唑等)、止吐药(昂丹司琼)、升白细胞药(G-CSF)以及补铁、叶酸、促红素等。
- 护胃药: 需每日同一时间空腹服用,肠溶片勿嚼碎。与其它酸性药物分开半小时以上。
- 止吐药: 推荐化疗前30-60分钟按剂量静脉注射。如有持续恶心可遵医嘱口服维持一两天。
- 升白细胞药: 仅在明确白细胞减少时应用,肌肉或皮下注射,通常每周1-3次。
- 补铁/叶酸/促红素: 补铁药物建议饭后服用,减少胃肠反应;叶酸片每日一次整片吞服,勿随意加量。
案例:一位患者因错过护胃药服药时间导致胃部不适,务必保证每日定时、空腹!
05 ⚠️ 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几乎每种药都有特定不良反应:
- 化疗药: 可能引发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下降)、恶心呕吐、脱发、口腔炎等。遇血象下降、发热应及时就诊,不擅自停药。
- 免疫药: 部分人有皮疹、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免疫系统不良反应。若出现黄疸、肠道紊乱等症,需立即与医生联系。
-
辅助药:
- 护胃药少数造成头痛、腹泻,遇严重不适须评估是否更换。
- 升白药可偶有发热、局部红肿,局部冰敷处理可缓解。
出现不良反应正确做法: 不自行用药、停药,尽快复诊,有经验医师可调整方案,最大化减少风险。
06 🔄 药物相互作用与用药禁忌
多种药物联用时,一定要注意相互作用,防止影响疗效或增加毒性。
- 化疗药: 不可和氨基糖苷类、环孢素等其它肾毒性药同时使用。联合多种化疗药时,剂量配比须严格遵医嘱。
- 免疫药: 禁与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长期合用(特殊情况例外),否则影响治疗效果。
- 护胃药: 与抗真菌药、某些抗艾滋药同服会降低药物浓度,注意间隔1小时以上。
- 升白药: 避免与同类升白或造血药重复应用,无特殊指征不宜常规使用。
- 通用禁忌: 所有药物对过敏者严格禁止使用,如有过往不良反应应主动告知医师。
数据表明:用药相互作用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达6%—10%,使用时必须复核药品说明书,有疑问及时咨询。
07 👵 特殊人群的用药细节
- 老年人: 多伴肝肾功能变化,对药物敏感度高,剂量要根据体表面积及肝肾功能调整。清单式记录日常服药,防止重复用药或遗漏。
- 高血压或基础病患者: 需监测血压、血糖及心功能,部分化疗药可影响电解质或血压。用药前与主治医师详细沟通,避免隐患。
- 肝肾功能不全: 某些药(如顺铂、吉西他滨)需减量或停用。每次化疗前务必查全套肝肾指标。
- 孕妇、哺乳期: 禁用绝大多数化疗、免疫药。女性用药期间应严格避孕。
一位63岁女性患者合并高血压,使用化疗药时全程血压监测,有效避免并发症。
08 ⏳ 药品储存、过量与漏服处理
- 储存环境: 多数药品需避光、干燥处保存,部分注射剂须严控低温(如2—8℃冷藏);开封后按说明书最短时间内用完,剩余药物安全处置。
- 有效期与过期: 绝不使用超期药品。如发现变色、沉淀,停止使用,及时更换。
- 漏服: 口服药如漏服,应及时补服——距离下次服药时间不足8小时可直接跳过,不可一次服双倍剂量。
- 过量用药: 首先保持冷静,保存剩余药物,迅速就医并向医生说明服药时间和剂量。
辅佐用药类如护胃药亦需妥善保存,切勿随意与家人共享。
09 📝 日常用药细节大总结
- 化疗、免疫药必须在有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绝不擅自增减剂量或频率。
- 服用辅助药(护胃、止吐、补血)需严格按时,避免交叉或漏服。
- 药物储存要规范,防止失效或污染;过期药不可自行处理,应送至医疗机构回收。
- 遇到不良反应或服药疑问,第一时间联系医务人员。
- 长期用药最好做个人服药/症状记录手册,便于医师调整方案。
追求药物疗效和安全同等重要。按要求用药,才能让治疗真正发挥应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