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与科学用药指南

  • 2025-07-03 11:08:0015次阅读

科普,声明图标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与科学用药指南

上呼吸道感染:这些症状别硬扛,科学用药指南来了

01 什么是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就是感染吗?

“这几天总觉得嗓子不舒服,是不是又感冒了?”很多人在换季时都有过这种困惑。其实,上呼吸道感染不只是单纯的“普通感冒”。医学上,感冒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但并不是所有的上呼吸道感染都叫感冒。
简单说,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喉、喉等部位被微生物侵袭造成的炎症。而引发这些炎症,80%都是病毒,剩下的则是细菌导致。比如,常见的流感病毒、冠状病毒都能让人中招,而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出现时,症状又会重上不少。

小贴士: 鼻塞、打喷嚏、轻微咽干,这些常见表现多半由病毒引起,症状较轻;但发热、咽痛持续时间长,就要多留点心了。

02 出现这5种症状,警惕上呼吸道感染

很多人把上呼吸道感染当成小毛病,但有些明显信号千万别轻视,尤其是以下5种表现:

  • 🌡️ 持续高烧(体温超38.5℃)
    王女士,26岁,上周出现持续发热三天,咽喉肿痛明显,发现扁桃体上有“小脓点”。通过经验,这类表现多提示细菌感染,要及时就医判断。
  • 😖 咽痛加重影响吞咽
    不是刚开始那种轻微沙哑,而是咽喉红肿,进食都疼得厉害。
  • 💧 扁桃体表面有白色脓点
  • 🤕 颈部淋巴结肿大、压痛
  • ⏲️ 症状3天都不见缓解,反而变重
注意: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尤其是高烧和淋巴结肿痛,请不要一味扛着拖延,应尽快到医院明确诊断。早治疗才能减少后续风险。
症状对比 病毒性感染 细菌性感染
发热 多为低热、偶有高热 高热,持续不退
咽喉改变 红、干、偶有肿胀 剧烈红肿,可能有脓点
淋巴结 轻微或无明显 肿大且压痛明显

03 为什么总容易中招?这些风险因素要留心

上呼吸道感染为什么总是反复找上门?主要还是和身体免疫力、环境刺激以及病原体自身变化有关。说起来,上呼吸道像一条交通要道,随时有“路人”(病原体)闯入,以下几个因素就把大门敞得更大了:

1. 免疫力下降
比如长时间熬夜、饮食不规律、慢性基础病,都会让身体的“抗病卫士”反应变慢,病毒和细菌更容易趁虚而入。统计显示,老年人和小朋友尤其容易反复感染。
2. 病原体变异
病毒和细菌本身也会不断变化,像流感病毒每年都出新型,普通人很难有完全的免疫屏障。
3. 环境刺激
空气干燥、灰尘多、或室内污染,都会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其防御力下降。尤其是秋冬季,发病率会比平时高40%左右。
⚠️ 这里提到的这些风险因素提醒我们,对上呼吸道感染要有合理的关注,但没必要过度担心噢。

04 检查其实很简单:医生常用这3种诊断方法

很多人一听“要做检查”就紧张,实际在门诊,医生通常会根据情况,灵活选择下面几种常规且操作简单的办法:

  1. 咽拭子检测
    用专用棉签轻轻擦拭咽部取样,检测细菌或病毒类型。整个过程只需几秒,最常用于筛查流感、链球菌、冠状病毒等。
  2. 血常规 + C反应蛋白(CRP)
    通常是扎手指取几滴血,化验白细胞和炎症标志,把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区分开来。例如,白细胞升高可提示有细菌感染。
  3. 肺部听诊
    医生用听诊器听肺部有无异常呼吸音,判断下呼吸道是否被累及,排除急性支气管炎或肺炎等风险。
别害怕:这些检查不会让人受太多苦,一般很快能出结果,帮医生对症给药。

05 科学用药指南:不同感染的对症方案

上呼吸道感染该用什么药,常让人一头雾水。选对药物不难,关键在于判断病因,对症下“药”。

感染类型 处理方案 常用药物 注意事项
病毒性感染 以缓解症状为主,足够休息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降温退烧),感冒糖浆 避免重复用药、单一超剂量极易伤肝
细菌性感染 需根据医嘱及时合理用抗生素 青霉素、头孢类等 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滥用会导致耐药发生率升至60%
  • 抗生素一定要按医生建议足量、足疗程使用,自己随意停药容易导致复发和耐药。
  • 多种感冒药混用,成分重复可能导致肝损伤,儿童、孕妇或有慢性肝/肾病者要特别小心。
  • 如果只是简单流涕、咳嗽、轻微咽干,可首先采用对症处理(如温开水、适量物理降温)。
建议: 疑似细菌感染、高烧不退等情况,务必就医咨询,切勿自行服药。抗生素不是“万能钥匙”。

06 居家护理5要点:加速康复这样做

  • 温盐水漱口: 每天用淡盐水轻轻漱咽,有助缓解咽喉干痛与异物感。
  • 加湿器/热水蒸气: 保持房间湿润,让呼吸更顺畅,但注意防止过湿滋生细菌。
  • 多种蔬果搭配: 摄入新鲜水果(如橙、猕猴桃)和蔬菜,补充维C和抗氧化营养,提高身体抵抗力。
  • 充足休息: 睡眠时间足够,减少身体能量消耗。
  • 细致观察病情: 如果体温持续高于38.5℃、咽喉肿痛蔓延、出现剧烈胸痛或呼吸困难等情况,要及时二次就医。
友情提醒: 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只要不适明显,就尽早就医。对所有家庭成员来说,科学护理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