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治疗中的镇痛药物——科学用药,远离疼痛!
- 2025-05-08 16:08:030次阅读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骨折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尤其是中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等问题,更容易发生骨折。骨折不仅带来剧烈的疼痛,还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在骨折治疗过程中,镇痛药物的使用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骨折治疗中常用的镇痛药物,帮助大家科学用药,远离疼痛。
骨折治疗中常用的镇痛药物包括舒芬太尼、纳布啡、地佐辛、托烷司琼和曲马多等。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有效缓解疼痛,帮助患者度过治疗期。了解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以及用药注意事项,对于科学用药、保障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的作用机制
镇痛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阿片受体结合,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从而达到镇痛效果。纳布啡则是一种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既能激活κ受体产生镇痛作用,又能拮抗μ受体,减少成瘾性。地佐辛是一种非阿片类镇痛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疼痛传导,发挥镇痛作用。托烷司琼是一种止吐药,通过阻断5-HT3受体,预防和治疗术后恶心呕吐。曲马多则是一种中枢性镇痛药,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增强镇痛效果。
这些药物的剂型多样,包括注射液、片剂、胶囊等。注射液通常用于术后急性疼痛的快速缓解,而片剂和胶囊则适用于长期镇痛治疗。不同给药途径的特点和适用情况各不相同,例如,口服给药方便、安全,但起效较慢;注射给药起效快,但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在选择药物和给药途径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镇痛药物的适应症主要是缓解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如术后疼痛、创伤性疼痛、癌痛等。舒芬太尼和纳布啡适用于中度至重度疼痛的缓解,地佐辛和曲马多则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疼痛的缓解。托烷司琼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术后恶心呕吐。
然而,这些药物也有其禁忌症。例如,舒芬太尼和纳布啡禁用于对阿片类药物过敏的患者,以及有严重呼吸抑制、急性或严重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地佐辛禁用于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托烷司琼禁用于对5-HT3受体拮抗剂过敏的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因误用药物而导致严重后果。
药物的剂量与用药时间
药物剂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剂量过小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剂量过大则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在使用镇痛药物时,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剂量调整。
用药时间也是影响药物疗效的重要因素。按时服药可以维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避免疼痛的反复发作。漏服药物可能导致疼痛控制不佳,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按时服药,避免漏服。
药物的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彼此之间产生的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导致药效增强、药效减弱或毒性增强等结果。例如,舒芬太尼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如镇静剂、催眠药)合用,可能增强呼吸抑制作用,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纳布啡与阿片类药物合用,可能减弱镇痛效果。因此,在服用多种药物时,患者应咨询医生或药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影响。
药物滥用的危害
药物滥用是指非医疗目的、过量或不合理使用药物的行为。处方药滥用、非处方药滥用等都属于药物滥用的范畴。药物滥用不仅对个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还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破裂、社会功能退化等社会问题。
药物滥用对个体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滥用药物可能导致药物依赖,使患者无法摆脱对药物的依赖。其次,滥用药物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肝肾功能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等。此外,滥用药物还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药物依赖的预防与戒除
药物依赖的成因复杂,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预防药物依赖的关键在于科学用药,避免长期、过量使用药物。在使用镇痛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对于已经形成药物依赖的患者,戒除药物依赖需要综合治疗。心理咨询、药物治疗、社会支持等都是有效的戒除方法。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逐步减少药物剂量,最终摆脱对药物的依赖。
科学用药,保障健康
药物知识普及对于提高公众对药物使用的科学认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剂量与用药时间、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患者可以更加科学地使用药物,避免因误用药物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在使用药物时,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科学用药,保障自身健康。同时,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按时服药,避免漏服。对于长期用药的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