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糖尿病、二甲双胍——诊断和治疗
- 来源:好患教科普号
- 2024-12-12 15:11:19448次阅读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我怎么知道我是否患有糖尿病?
如果您有糖尿病风险因素,或者尿液中血糖水平较高,医生可能会怀疑您患有糖尿病。如果您的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很少或根本不分泌胰岛素(1 型糖尿病),或者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不正常(2 型糖尿病),您的血糖水平可能较高。
诊断从三项测试之一开始。在大多数情况下,医生会希望重复一项高水平的测试以确认诊断:
1、空腹血糖测试是在早上您吃东西之前进行的血糖水平测试。126 mg/dL 或更高的血糖水平可能意味着您患有糖尿病。
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要求饮用含葡萄糖的饮料,然后每 30 到 60 分钟检查一次血糖水平,最长 3 小时。如果 2 小时后血糖水平为 200 mg/dL 或更高,则您可能患有糖尿病。
3、A1c 测试 是一项简单的血液测试,可显示过去 2-3 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A1c水平为 6.5% 或更高可能意味着您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 型糖尿病:胰腺将不再产生身体利用血糖获取能量所需的胰岛素,需要自行注射胰岛素。
注射胰岛素有五种类型:
起效迅速(几分钟内起效,持续 2-4 小时)
常规或短效(30分钟内起效,持续时间3-6小时)
中效(1-2小时起效,持续时间长达18小时)
长效(1-2小时起效,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
超长效(1-2小时起效,持续时间42小时)
2 型糖尿病:对于一些人来说,饮食和运动足以控制病情。其他人则需要药物治疗,包括胰岛素和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减少肝糖输出:
• 二甲双胍能够抑制肝脏中的糖异生酶活性,减少肝糖异生及肝糖输出,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 它通过激活腺苷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进一步抑制肝脏内糖异生过程,减少进入血液的葡萄糖量。
2. 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 二甲双胍可以提高骨骼肌和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这些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
• 它通过激活AMPK,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如GLUT4)转位到细胞膜表面,从而增强葡萄糖的入胞效率。
3. 延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
• 二甲双胍可以延缓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减缓血糖升高的速度,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 它通过直接作用于肠道黏膜细胞,抑制葡萄糖的主动运输和被动扩散,减少进入血液的葡萄糖总量。
4.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 二甲双胍通过上述机制改善了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得身体在同样胰岛素水平下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葡萄糖。
• 它还可以增加血中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浓度,进一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5. 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 二甲双胍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还能改善血脂水平,增加纤溶系统的活性,降低血小板的聚集性,从而有助于延缓或改善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
6. 其他作用:
• 二甲双胍还具有减轻体重、抑制食欲等作用,这些作用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重要。
• 它还可以增加纤溶,改善血脂,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整体代谢状态。
二甲双胍不良反应:
1. 消化道反应:
• 这是二甲双胍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多数患者在治疗的初期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食欲下降、味觉异常等现象。
• 这些症状尤其在刚开始使用或增加剂量时更为明显,但一般在连续服用3-10天后,不良反应会有所改善。
• 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腹泻和呕吐,并伴有发烧的症状,此时需要立即停止使用药物。
• 患者可以通过进餐时服药、从小剂量开始加量等方法来减轻症状。
2. 维生素B12缺乏:
• 长期使用二甲双胍可能导致维生素B12缺乏,从而引发营养不良和神经系统病变。
• 所以,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期间应定期监测维生素水平,必要时进行补充。
3. 低血糖:
• 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时极少引起低血糖,但当它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联合使用时,低血糖的风险会增加。
• 所以,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组合时应特别注意血糖监测,并在需要时调整药物剂量。
4. 乳酸性酸中毒:
• 这是二甲双胍很严重的副作用,但相对罕见。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肾脏功能受损或严重缺氧的患者中。
• 症状包括严重的乏力、呼吸急促、呕吐、腹泻或肌肉痉挛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5. 过敏反应:
• 少数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呼吸困难、皮疹以及舌头、喉咙肿胀等。这些反应一旦出现,应立即停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处理。
6. 其他不良反应:
•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口干、便秘、肌肉疼痛、低血压、心悸、潮红、乏力、疲倦等症状。
• 少数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期间可能会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情况,如黄疸、腹痛、食欲不振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肝功能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二甲双胍的副作用存在个体差异,且大多数副作用在停药或调整剂量后可以得到改善。在使用二甲双胍时,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并定期监测血糖和相关指标。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疑似副作用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药物。对于肝肾功能不全、心衰缺氧、重度肾功能不全等特殊人群,应慎用二甲双胍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