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风疹”困扰:慢性荨麻疹的解析与防治
患者周某今年32岁,身高174厘米,体重76公斤,从1年前开始出现躯干红斑及风团,伴有强烈的瘙痒感。经过多次治疗,荨麻疹反复发作。最新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体温36.5°C,脉搏7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75 mmHg。专科查体发现躯干红斑、风团,无糜烂迹象,确诊为慢性荨麻疹。
周某的病例进一步揭示了慢性荨麻疹的特征和困扰,对于这类疾病,了解其原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认识慢性荨麻疹:一场皮肤的“风暴”
慢性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特点是反复出现的红色风团和强烈的瘙痒感。慢性荨麻疹通常发作时间超过6周,这让患者苦不堪言。其发病机制复杂,可能涉及免疫、过敏、感染等多种因素。
荨麻疹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荨麻疹可能是由于食物、药物、昆叮咬或感染引起,通常在短时间内自行消退。而慢性荨麻疹则常常找不到明确的诱因,可能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慢性感染、压力或其他隐性过敏原有关。
专家建议的治疗方案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方案,首先要尽量排除可疑的诱因,如停用可疑药物、避免已知的食物过敏原等。通常情况下,抗组胺药物是治疗荨麻疹的首选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瘙痒和风团症状。对于那些症状顽固的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第二种或第三代抗组胺药,甚至是使用生物制剂等更为强效的治疗手段。
如何预防慢性荨麻疹的发作
对于慢性荨麻疹的高危人群,预防措施尤为重要。首先,应避免已知的诱发因素。这包括食物、药物、花粉以及宠物等已知的过敏原。其次,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因为情绪波动也可能是诱发荨麻疹的因素之一。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皮肤的保湿和护理,选择温和不刺激的护肤品。穿宽松棉质衣物,避免过度摩擦皮肤。同时,避免高温、过度出汗和剧烈运动等可能导致体温升高的情况。
引用文献
施士杰,王瑾.荨麻疹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J].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9, 52(10): 719-724.
刘思佳,陈思宇.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0, 36(18): 2257-2262.
张婷,刘志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病程及治疗效果观察[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1, 14(6): 39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