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高尿酸血症?🧬
“上周体检,尿酸又高了,可是我身体没啥不舒服,是不是不用管?”门诊里经常能听到这样的问题。其实,高尿酸血症就是血液里尿酸含量高出正常值。大部分时候,它没有特别的身体不适,就像隐藏的“影子访客”一样,不声不响地存在。但它并不等同于痛风,很多人可能几年都没痛过一次风,尿酸却一直悄悄地偏高。
对大部分人来说,这种状态可能早期完全无感。只有极少数在第一次检查时,偶尔觉得关节轻微酸胀。但只要没有痛风发作,往往让人选择忽略掉这一项化验结果。
02 高尿酸血症的成因与影响
- 新陈代谢问题:身体合成、分解尿酸的环节出现问题,尿酸不易排出,逐渐积累。比如有位52岁的男士,因遗传导致尿酸代谢障碍,体检发现尿酸高却没身体不适,但多年后查出肾结石。
这个例子说明,即使当下无症状,长时间尿酸高可能在别的部位“埋下雷”。 - 饮食习惯:动物内脏、啤酒等高嘌呤食物摄入多,增加体内尿酸生成。但这部分不涉及预防建议,单纯说明风险来源。
- 遗传与年龄:调查发现,约有20%的高尿酸血症与家族遗传因素有关(Lippi et al., 2019)。年龄增加后,肾功能缓慢下降,也会让尿酸更容易升高。
- 其他影响:部分药物、肥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也会让尿酸控制变难,不少患者合并高尿酸和血压异常,两者“结伴而行”,让风险加大。
03 无痛风症状的高尿酸血症需要治疗吗?
很多人关心:如果只是尿酸高,没有痛风发作,是否需要药物治疗?目前医学界较一致的观点是:单纯尿酸轻度升高,短期内通常无需强行用药,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观察。
不过——如果血尿酸明显高于正常,或已发现肾功能受损、反复出现肾结石等问题,建议请医生评估是否启动药物干预。
这里有一位27岁的女性,连续两年查出尿酸接近正常上限,但没有任何关节不适。医生建议她暂不吃药,通过调整饮食和增加锻炼继续观察,避免用药副作用。
情况 | 需要用药 |
---|---|
仅尿酸轻度升高、无痛风、肾功能正常 | 一般不急于用药 |
尿酸显著升高或伴肾病/肾结石/高血压 | 建议专科评估后看是否用药 |
04 高尿酸血症可能带来的并发症
单纯尿酸高,有的人多年没发痛风,但“水面下”的风险不能小看。长期高尿酸状态,可能对肾脏、心血管系统造成潜在影响。
- 肾结石:尿酸过多容易在肾脏晶体化,形成结石,有些人在B超时才发现“小石头在肾里静悄悄地呆着”。
- 慢性肾病: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是慢性肾脏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Johnson et al., 2018)。尿酸沉积在肾脏,可能逐渐影响肾功能。
- 高血压及心血管风险:高尿酸可以促进血管炎症,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关系密切(Feig et al., 2008)。
05 如何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控制尿酸?🍃
不少人问:“既然短时间不用吃药,有哪些靠谱办法能自然帮忙降尿酸?”核心在于作息规律、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下面这些方法更容易坚持,也更安全。
推荐措施 | 理由 | 食用/执行建议 |
---|---|---|
多喝水 | 增加尿量有助于尿酸排出 | 每天1500-2000ml,分多次喝,不要憋尿 |
新鲜蔬菜(如菠菜、黄瓜) | 丰富纤维和维生素,利于肾脏代谢 | 每天一餐搭配绿色蔬菜 |
适量低脂奶制品 | 低脂奶含有乳清蛋白,帮助尿酸代谢(Choi et al., 2005) | 每天一杯低脂奶 |
合理运动 | 有助维持健康体重,改善代谢 | 每周3~5次快走/慢跑,每次30~45分钟 |
适当维持健康体重 | 减少尿酸生成和肾脏压力 | 体重波动勿过大,避免暴瘦暴胖 |
06 结语与建议:「隐形尿酸」,别当小事处理
单看化验单上的一个数字,或许很难判断高尿酸血症的意义。但长期放任尿酸升高,可能对肾脏和心血管埋下风险。最重要的是,不要等到症状明显或并发症出现才重视。
- 尿酸每年体检别跳过,不要只关注疼痛。
- 出现肾结石、慢性肾病等问题时,记得回头找找“尿酸”的线索。
- 和医生沟通,了解自己是不是药物干预的候选人。
- 规律饮食、定期锻炼和补充足够水分,有利于控制血尿酸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 Lippi, G., Targher, G., & Montagnana, M. (2019). Epidem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of hyperuricemia and gout. *Clinica Chimica Acta*, 495, 1-7.
- Johnson, R.J., Nakagawa, T., Jalal, D., Sánchez-Lozada, L.G., et al. (2018). Uric acid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which is chasing which? *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 28(9), 2221-2228.
- Feig, D.I., Kang, D.H., & Johnson, R.J. (2008). Uric acid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59, 1811-1821.
- Choi, H.K., Willett, W., Curhan, G. (2005). Dairy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gout in men: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MJ*, 330, 1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