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告别腹痛:掌握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饮食禁忌

  • 91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告别腹痛:掌握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饮食禁忌封面图

告别腹痛:掌握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饮食禁忌

今天的餐桌上,朋友突然捂着肚子离席,说最近总感觉肚子绞痛,跑厕所比去厨房还勤快。类似的场景可能不少见,其实在溃疡性结肠炎(简称UC)患者身边,这样的“突发事件”经常发生。对于正处于活动期的小伙伴来说,吃什么、怎么吃真的不是小题大做——它直接关乎你的舒适度和日常生活质量。

01 什么是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的消化道疾病,主要发生在结肠(大肠)和直肠黏膜,特点是黏膜层持续性发炎和溃疡形成。它常见于20-40岁的年轻人,也会影响儿童和老年人(Ungaro, Mehandru, Allen, Peyrin-Biroulet, & Colombel, 2017)。男女患病概率差异不大。
单看症状,有点像腹泻、便血“常客”,但一遇剧烈发作,很容易被误以为是普通肠炎。

小贴士: UC不同于普通腹泻或者肚子不舒服,更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肠道内的炎症无法自愈,需专业管理。

02 活动期:症状明显的警告信号

  • 持续腹泻:一天多次,无法控制。
  • 肚子疼痛:不是偶发性的小绞痛,而是反复、明显的腹部不适。
  • 便血、黏液便:有些患者排便时会发现带血或黏液。
  • 体重下降:在短期内不明原因地变瘦。
  • 乏力、低热:偶有全身不适,精神状态差。
简单病例: 32岁的陈女士,连续两周出现腹泻和便血,白天需要频繁去卫生间,夜间睡眠也被打扰。这个例子说明活动期症状影响着作息和心理状态。

这些症状持续超过数天,往往意味着疾病正处在活动期。单纯依靠常规肠胃药效果并不理想,需要系统治疗和饮食配合。

03 为什么饮食对UC活动期影响大?

说起来,肠道就像咱们身体的“交通要道”,吃进肚子的任何东西都要在这里“过一关”。溃疡性结肠炎让这条通道变得格外敏感——一旦吃了刺激性食物,很容易加重炎症反应、增加腹泻频率、诱发新的腹痛或便血(Khalili, 2019)。

食物类型 肠道反应 具体表现
高纤维食品(粗粮/笋/玉米) 加重机械刺激 腹泻、腹痛加剧
乳制品(牛奶/奶酪) 乳糖不耐常见 胀气、腹泻
辛辣、重口味 化学刺激炎症点 便血、肚痛增加
咖啡、浓茶 肠道兴奋 腹泻频率提升

这说明在活动期的“肠道大门”前,饮食选择起到关键作用。合适的食物能帮身体减轻负担,不合适则可能引发更多麻烦(Leong et al., 2016)。

04 活动期饮食禁忌⚠️

  • 高纤维食品:包括糙米、红薯、燕麦、各种粗粮、韭菜、竹笋等。这类食物难消化,容易使肠道“劳累”,活动期不建议碰。
  • 乳制品:尤其是全脂牛奶、奶酪、冰激凌。乳糖不耐较多见,活动期容易导致腹胀腹泻。
  • 辛辣调味及刺激饮料:辣椒、胡椒、大料、咖啡、浓茶、碳酸饮料,这些成分会增强肠道兴奋,增加症状。
  • 高脂肪油炸食品:炸鸡、油条、薯片等,难以消化,让已经不堪重负的肠道“雪上加霜”。
  • 生冷食品:如冰镇果蔬、生菜沙拉、冷饮,肠道在活动期对温度敏感,这类食物易引发腹泻。
👉 不是说这些食物永远不能吃,等缓解期由医生指导下适当恢复。活动期则建议完全避开,给肠道“休息的机会”。

05 活动期安全饮食推荐

推荐食物 具体功效 吃法建议
白米粥、馒头 易消化、低刺激 建议主食选择,煮软烂
土豆、南瓜泥 补充能量,含可溶性纤维 蒸煮熟透,做泥糊状
煮熟的胡萝卜、冬瓜 补充微量营养素 切片煮到软烂
瘦肉(鸡肉/鱼肉) 高质量蛋白,助恢复 清蒸或炖煮,不加重口味
低脂酸奶 益生菌助调肠道生理 适量,每次100-200ml
小建议:
  • 每次少量多餐,切忌暴饮暴食。
  • 食物尽量泥状、软烂,减少对肠道的机械摩擦。
  • 用淡盐,少油烹调为宜。
提醒: 一旦出现持续高烧、大量出血、无法进食这些情况,应尽快就医,不要自行调整饮食拖延。

06 饮食调整,也别忽视心理的调适

有研究发现,情绪起伏大和作息紊乱,会让溃疡性结肠炎的复发风险上升(Mikocka-Walus et al., 2016)。比如一位27岁的男士,因工作压力加大,虽饮食规范,但仍频频复发。医生建议他参加压力管理小组和规律运动,症状才明显缓解。

🙌 简单来说,和家人聊聊天,保证睡眠,适当进行冥想或慢走,都是缓解心理压力的好办法。

这提醒我们,不论如何吃,对生活节奏和心态的关注同样重要。毕竟,健康是身体和心理的组合拳。

每次腹痛难忍、跑厕所之余,都是身体在发出信号。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对饮食的讲究,真的不只是“忌口”那么简单。挑选安全食物、合理膳食,再搭配心理调适,这些小细节可能就决定一天是否舒坦。日常管理做得好,将来少跑几次医院,也更能享受生活的自在。
如果症状持续无法缓解,还是建议及时和医生沟通,别一味靠自家经验硬扛。健康管理,科学一点、松弛一点,生活才有更多可能。

参考文献

  1. Ungaro, R., Mehandru, S., Allen, P. B., Peyrin-Biroulet, L., & Colombel, J. F. (2017). Ulcerative colitis. The Lancet, 389(10080), 1756-1770.
  2. Khalili, H. (2019). Diet and risk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Current Opinion in Gastroenterology, 35(4), 328-335.
  3. Leong, R. W., Kamm, M. A., & Hart, A. L. (2016). Diet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Annals of Gastroenterology, 29(3), 331-337.
  4. Mikocka-Walus, A., Pittet, V., Rossel, J.-B., von Känel, R., & Swiss IBD Cohort Study Group. (2016).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clinical recurrence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14(6), 829-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