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重拾力量:饮食与运动如何有效抗击少肌症

  • 95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重拾力量:饮食与运动如何有效抗击少肌症封面图

重拾力量:通过饮食抗击少肌症

有没有发现家里的长辈,明明饭量不变,却觉得腿没以前有劲了?或者,上个月还一起出门买菜,这个月就走几步路都觉得累。这些细微的变化,其实可能在悄悄提醒我们:少肌症正在靠近。和任何一个需要慢慢适应的过程一样,身体变弱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事情。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习惯变化,都可能默默影响着肌肉的健康。

01 少肌症到底是怎么回事?

简单来说,少肌症就是肌肉一点点变少、变没力气。有的人可能觉得,“老了,走不动了”很正常。但其实,少肌症可不只是年龄增长的“副作用”。它主要指的是肌肉的数量和质量都下降,力气也跟着变小,和年龄、疾病、营养都有关系。

不同于发烧那种立刻能察觉的病,少肌症更像个慢慢爬上来的“小麻烦”——刚开始可能只是抬个桶、提个菜篮子变得有点吃力,休息一下就好,很容易被忽略。唯一的信号,往往就是“怎么突然没劲了?”

02 明显信号:当“体力下降”变成每天的烦恼

  • 🦵 反复觉得走路无力、爬楼梯变慢,甚至需要中途歇息
  • 🛏️ 起身困难或需要搀扶才站得起来
  • 🍲 饮食正常但体重持续下降,肌肉看起来明显松垮
  • 🤲 平时做饭、拧瓶盖、提菜都觉得特别费劲
案例: 林阿姨,65岁,半年内发现提东西越发费力,最明显的是坐着站起来时总得找人扶一下。从这个例子来看,平常忽视的小问题,也许正是肌肉健康的信号灯。

03 为什么会出现少肌症?

原因 说明
年龄因素 30岁以后,肌肉质量每年下降约1%。到60岁以后,这一速度可能加快。(参考:Cruz-Jentoft et al., 2010)
活动减少 长期缺乏运动,肌肉不用就逐渐萎缩。比如腿骨骨折卧床一段时间,恢复后会发现肌肉明细变少。
营养不良 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摄入不足,肌肉就缺乏修复和生长的“原材料”。
慢性疾病 长期患有糖尿病、心衰等慢性病,会影响营养的吸收和利用,肌肉更容易流失。
内分泌与激素变化 老年后激素水平波动,如睾酮、雌激素下降,也会让肌肉合成变慢。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肌肉就像一座缓慢下沉的小岛,不知不觉地消失了一块。实际上,越早关注这些“幕后推手”,就越有机会挽回健康肌肉。

04 饮食真的能帮上忙吗?

其实,科学饮食对肌肉健康的帮助远超我们的想象。研究发现,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多种营养素,是预防和改善少肌症的重要一环(Deutz et al., 2014)。

TIP: 每天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一般为每公斤体重1.2克~1.5克,比如体重60公斤的人,一天大约需要72-90克蛋白质。

简单举个例子,鸡蛋(1个约7克蛋白质)、鸡胸肉、牛奶、豆腐都属于优质蛋白,有助于肌肉修复和新生。部分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变弱,更要关注食物种类和吃法的合理搭配。

05 实用饮食推荐:吃什么有助于肌肉?

食物 具体功效 食用建议
🐟 鱼类 (如三文鱼、鳕鱼) 富含优质蛋白与Omega-3脂肪酸,可促进肌肉合成并有助减少炎症 建议每周食用2-3次,蒸、煮、炖均可
🥚 鸡蛋 易消化吸收,蛋白质含量高,并含维生素D 适合每日1个,搭配早餐或午餐
🥛 牛奶及奶制品 补充蛋白质及钙,支持肌肉与骨骼健康 间隔饮用,每日250ml-500ml左右
🌱 豆制品 (如豆腐、豆浆) 植物蛋白来源丰富,易于消化 每餐适量,煮汤或做成小炒
🥦 深色蔬菜 (如菠菜、羽衣甘蓝) 富含抗氧化物,如维生素C、E,有助对抗氧化应激 每餐至少1小盘,炒、拌皆宜
🍊 新鲜水果 提供多种微量元素和抗氧化剂,辅助减轻慢性炎症 搭配早晚餐,饭后切块食用
🥜 坚果类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矿物质,帮助维持肌肉细胞活力 每日一小把,作加餐点心
饮食实用建议:
  • 每天三餐都要有蛋白质,主食、蔬菜和肉类搭配,偶尔能来点坚果或豆腐小菜。
  • 烹饪方式以清蒸、炖煮、凉拌等少油少盐为宜。
  • 不要忘了水果和彩色蔬菜,多样化选择有好处。

06 日常管理:饮食和运动如何合理结合?

⚠️ 肌肉需要“用进废退”。光是吃得好还不够,日常适当锻炼很重要。
  • 定期做步行、慢跑、伸展操等有氧运动,能刺激全身肌群。
  • 结合静力性力量训练,如抗阻带锻炼、简单哑铃操,有助于维持和增强肌肉。
  • 饮食与运动最好固定时间,建立习惯效果更明显。
行动建议: 一般来说,建议每周至少2-3次力量训练,并保持每天30分钟左右的活动量。如果发现运动后力气更足,说明方法用对了。
就医提示:
  • 如果短期内出现明显力量下降或行动受限,最好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判断是否为少肌症。
  • 60岁后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体成分检测或身体功能评估。
  • 选择正规医院的康复、营养或 geriatrics 科室即可。

换个角度看,肌肉健康其实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饮食和锻炼的习惯建立起来,并不需要很高的门槛——每天多走几步路、饭桌上多添一道蛋白质菜肴,都是简单有效的方法。更多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小变化,就是提前为“老去”做准备。哪怕只比昨天多做一点点,你已经在帮自己抵挡少肌症的慢慢靠近。

参考文献

  1. Cruz‐Jentoft, A. J., Baeyens, J. P., Bauer, J. M., Boirie, Y., Cederholm, T., Landi, F., ... & Zamboni, M. (2010). Sarcopenia: European consensus on definition and diagnosis. Age and ageing, 39(4), 412-423.
  2. Deutz, N. E., Bauer, J. M., Barazzoni, R., Biolo, G., Boirie, Y., Bosy-Westphal, A., ... & Cederholm, T. (2014). Protein intake and exercise for optimal muscle function with aging: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ESPEN Expert Group. Clinical Nutrition, 33(6), 929-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