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头顶上的危机:深入了解严重脱发可能隐藏的疾病

  • 14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头顶上的危机:深入了解严重脱发可能隐藏的疾病封面图

头顶上的危机:深入了解严重脱发可能隐藏的疾病

01 脱发有哪些类型及影响?

有一天照镜子,你会不会突然觉得发际线像偷偷搬了家?有人发现枕头上常常掉发,还有些人洗头时总是能抓下一把。其实,脱发并不都是同一种,它主要分为雄激素性脱发(常见于男性)、女性型脱发、斑秃和休止期脱发等几类。

对部分人来说,初期脱发只是在头顶或发际线地方“地形”略有变化。有些女性会发现分缝越来越宽,男性则可能发际线后移。这些细微变化有时让人不安,甚至在心理上觉得被“年龄”追赶。不过,其实大多数人面对的还是轻微或偶尔的掉发。

脱发类型 典型表现 常见群体
雄激素性脱发 头顶稀疏或发际线后移 中年男性,部分女性
女性型脱发 头顶扩散性稀疏 女性
斑秃 局部圆形脱发 男女均可
休止期脱发 突发性大量掉发 孕产妇、压力大者

需要注意, 情绪影响也是脱发困扰中被低估的一部分。一些调查显示,明显的脱发会影响自信心,甚至影响社交(Alfonso, M. et al., 2005)。

02 遗传脱发:家里的基因“传帮带”?

说起来,脱发这件事,有时候真的“家学渊源”。如果家里直系亲属中有人有明显脱发,自己中招的可能性也会高不少。有研究认为,父母双方有脱发史,孩子成为“发友”的概率大大增加(Mysore, 2015)。

举个例子,王先生(32岁男性)发现和父亲年轻时的发际线很像,最近几年两鬓明显变薄。他觉得,这“像极了复制粘贴”。

Tips:
  • 遗传型脱发大多以缓慢、持续的头顶部稀疏为主。
  • 父母中至少一方脱发,子女提早开始关注头皮变化有帮助。

需要说明,尽管基因在脱发中作用明显,但也有许多人并非全然由家族史决定,环境、激素等因素同样有影响。

03 内分泌失调:激素乱了头发也“罢工”?

不少人以为脱发只是外表变化,其实它有时是身体里“内分泌小工厂”发出信号。甲状腺功能减退、女性常见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等,都会导致脱发。

  • 甲状腺问题:甲状腺的功能失衡,尤其是功能减退,可能让头发变得稀疏、易断,而且往往伴随乏力和怕冷。如果悄悄感觉“头发掉得厉害但也没啥精神”,就要多加关注了。
  •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部分年轻女性会因PCOS出现发际线后移,往往还伴有月经不规律、痘痘等。
案例:27岁女性小叶,近半年头顶头发稀疏,月经紊乱,还长了些痘痘。经检查被诊断为PCOS,调整治疗后,脱发逐渐改善。

其实,身体内分泌发生波动时,头皮的毛囊也会“感受到风吹草动”。如果脱发伴有月经紊乱、体重变化,建议及早咨询内分泌科医生。
不要忽视持续脱发可能是健康预警的信号

04 营养“掉链子”,头发很敏感

头发其实挺“娇气”,特别怕微量元素和营养素“补给断档”。缺铁、缺锌、蛋白质摄入不足,都有可能让头发掉得多、长得慢。

  • 缺铁:女性在经期、分娩后容易缺铁,可能导致慢性脱发。
  • 缺锌和蛋白质:长期素食、单一饮食容易让头发变细发黄,还容易掉发。
案例:一位21岁女大学生因节食瘦身,三个月后发现头发越来越稀疏。检验发现缺铁和贫血,调整饮食几个月后,头发明显多了起来。

研究显示,慢性营养不良与脱发密切相关(Singh, K., 2019)。当饮食结构不全面时,毛囊会“暂停营业”或缩短生长期。
这说明,头发对铁和蛋白质的需求其实和皮肤一样高,别小看了“每餐一口肉”的作用。

05 压力大,“心事”让头发扛不住

有些人觉得自己“越想越掉发”,其实这不是错觉。长时间处于高压、焦虑状态,人体会释放压力激素(比如皮质醇),间接影响毛囊氛围。

生活中的例子:
  • 备考、升职压力大时头发稀疏加重;
  • 亲友离世、失业等事件后一段时间大量掉发。

实际上,应激性脱发(休止期脱发)常见于突然性重大事件之后。大多在事件过去后数月才开始出现掉发,幸运的是,很多人头发能自恢复,但也有人因此走进“脱发焦虑”死循环。

这个话题其实很常见,建议大家察觉情绪异常时,别一味自责,“心事”也是需要被看见和接纳的。

06 早期识别与实用建议

说到头发突然稀疏,最常见的问题其实在于“拖着不去看医生”。其实早期发现、检查、针对性治疗,效果远好于长期拖延。

脱发早期可能信号:
  1. 头皮分缝比原来宽;
  2. 洗头、梳头时掉发多于平常;
  3. 头皮出现圆形或片状脱发区。
什么时候需要就医?出现下列情况,建议尽快专业就诊:
  • 脱发部位持续扩大,或脱发速度明显加快;
  • 伴有身体其他异常症状,如月经混乱、体重变化、持久疲劳等。

帮助健康的实用建议
食物名称 具体功效 食用建议
瘦牛肉 富含铁,有助于头发生长 每周2-3次,搭配绿叶蔬菜
核桃 含锌和健康脂肪,支持毛囊活性 每天一小把,更适合零食
鸡蛋 高蛋白质,有利于发丝修复 每周3-4次,可水煮或蒸蛋
菠菜 富含铁和B族维生素 可做汤或清炒,经常更换蔬菜种类
除此之外,
  • 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有助于养护头皮;
  • 适量运动能舒缓压力,间接减少掉发;
  • 洗护用品选择温和型,避免频繁烫染。

实际上,大多数人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结合医生指导,头发健康都能有所改善。如果担心脱发影响生活,不妨早点寻求帮助,专业的建议往往比单纯“养生偏方”靠谱得多。

参考文献

  1. Alfonso, M., Richter-Appelt, H., Tosti, A., Viera, M. S., & García, M. (2005). The psychosocial impact of hair loss among men: a multinational European study. Current Medical Research and Opinion, 21(11), 1829-1836. https://doi.org/10.1185/030079905X61820
  2. Mysore, V. (2015). Androgenetic alopecia: An update. Indi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 Venereology, and Leprology, 81(1), 12–20. https://doi.org/10.4103/0378-6323.148579
  3. Singh, K. (2019). Iron deficiency and hair loss: the dermatologist’s perspective. Europe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9(2), 211-214. https://doi.org/10.1684/ejd.2019.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