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化疗期间的饮食指南:战胜癌症的秘密武器

  • 8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化疗期间的饮食指南:战胜癌症的秘密武器封面图

化疗期间的饮食指南:战胜癌症的秘密武器

01. 面对癌症和化疗——怎么理解这种“新挑战”?

很多家庭,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突然有一天,熟悉的厨房变得安静,饭菜的香气淡了,餐桌上的谈话多了些忐忑。化疗——这个词,带着点突然和陌生,让患者和家人都开始重新思考吃饭这件日常小事。

简单来说,癌症就是身体里出现一些“不守规矩”的细胞,这些细胞不断生长、扩散,扰乱了原本的秩序。现代医学应对癌症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手术、放疗和化疗。化疗是一种利用药物杀灭异常细胞的方法,能帮助控制甚至清除这些令人头疼的“捣乱分子”。

不过,化疗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这种“清理大扫除”可能同时波及身体里的一些正常细胞,尤其是胃肠道、头发和血液中的细胞。正因为这样,化疗期间的身体状况常常波动,需要全家的耐心和细致照料。

02. 化疗副作用初体验:日常中的小信号

刚开始化疗时,有些反应其实并不明显。有的人只是偶尔吃不下饭,有时候嗓子会干,甚至会觉得食物没什么味道。比如43岁的张阿姨,原来一日三餐都吃得挺香,化疗刚开始的几天,最多就是晚上的饭菜感觉淡了点,后来才慢慢出现一些持续的不适。

这些轻微、偶发的不适,其实是身体在适应治疗发出的信号。和感冒时偶尔咳嗽有点类似——不必太紧张,但这时候更加注意饮食细节,对后续应对更严重的副作用很有帮助。尤其别忽视连续几天食欲很差或者轻易疲劳的情况,这可能是身体需要更多帮助的前兆。

03. 化疗“后劲”——长期副作用对生活的影响

化疗的药物,虽然能抑制癌细胞,但可惜它们没办法“只抓坏分子”。当消化道和血液中的一些正常细胞也遭殃时,恶心、呕吐、持续食欲不振、口腔溃疡、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可能会出现。而且这些反应可能持续一段时间,让患者的身体感觉到明显的负担。
一项发表于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的研究(Khalid et al., 2018)指出,大约60%的化疗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味觉改变等消化系统不适,这往往会影响到营养的摄入和治疗的持续推进。

实际上,每个人的具体反应都不同。有的患者短时间内体重下降厉害,有的则出现持续口腔疼痛。这说明,仅靠想象“扛一扛就过去了”其实并不是好办法。可以留心:如果接连几天基本吃不下东西、体重明显下降或嗓子口腔出现持续疼痛,就该让营养师或医生看看是否需要具体的干预了。

常见副作用 发生时间 可能影响
恶心、呕吐 化疗后数小时或两天内 摄入减少、脱水
持续食欲减退 整个疗程常见 蛋白质及能量不足
口腔溃疡 化疗第1-2周 进食疼痛,咀嚼困难
腹泻/便秘 疗程开始后数天 营养吸收差,疲劳

04. 营养素在化疗中的角色——身体的“复原材料”

身体在经历化疗时,有点像在经历一场大修理:各种零部件需要及时补充、修复。这个时候,关键的营养素就成了“建材”——缺了哪样都不成。
蛋白质是重要基础,用于修复组织伤口、恢复细胞活力。比如豆腐、瘦肉、鱼和蛋,这些食物能帮患者的身体扛住治疗中的损耗。
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B、铁和锌)帮助免疫系统正常工作,降低感染机会。水果、深绿叶蔬菜、坚果都是很好的来源。
能量补给也很关键。主食(如全谷类、米饭、面条)不仅让人有力气,也给身体修复提供基础能量。

🍗 每天摄入易消化的蛋白质:蒸鱼、鸡胸肉、豆浆都是不错选择。
🥦 深色蔬菜和新鲜水果富含微量营养素,既“上火”也不至于刺激肠胃。
🍚 全谷类主食比精白米面更能持续提供能量,适合体力恢复。

相关研究(Arends et al., "ESPEN guidelines on nutrition in cancer patients", Clinical Nutrition, 2017)明确指出,化疗期间持续优化蛋白质及微量营养素摄入,有助于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过程的顺利推进。

05. 推荐与避开的食物清单

听起来大家都知道要“吃得好”,但究竟具体怎么做?哪些是化疗患者适合吃的,哪些更应该暂时搁置?下表为大家做了个简单对照,方便快速查阅:

推荐食物 理由
新鲜水果(苹果、橙子、猕猴桃) 丰富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
深色蔬菜(菠菜、西兰花、胡萝卜) 补充β-胡萝卜素和多种矿物质
豆制品(豆腐、豆浆) 温和蛋白质来源,易吸收
全谷主食(糙米、莜麦、全麦面包) 提供持续能量和膳食纤维
去皮瘦肉和海鱼 优质蛋白,含必需脂肪酸

建议化疗期间暂时避免的食物:

  • 油腻、辛辣的高脂肪食品(可能加重肠胃不适)
  • 高糖甜品、浓缩果汁(影响血糖波动)
  • 生食海鲜、生肉(增加感染风险)

简单来讲,清淡、易消化、少加工的天然食物,是这一时期最友好的选择。有患者把饮食变清爽以后,消化的不适也跟着减轻不少。

06. 饮食与情绪——安抚“心情波动”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吃得舒服,心情往往也会“跟着上扬”。化疗期间,患者经常会焦虑甚至抑郁,一些研究(Carreira et al., "The impact of diet on emotional well-being in cancer patients", Psycho-Oncology, 2020)显示,多吃天然食物、规律进餐,对情绪有正向调节的作用。
比如一位56岁男性患者的家属提过,自从改为少量多餐、饭前听轻音乐,患者坐到饭桌前就没那么抵触,整个人也变得精神起来不少。

🌞 选择色彩丰富的食物组合,比如橙色胡萝卜、绿色西兰花,提升食欲。
🧩 适当选择自己喜欢的味道和食材,增强用餐体验的愉悦感。
🎶 尝试用轻松的用餐环境(如柔和音乐、和家人一起进餐)缓解紧张情绪。

简单来说,情绪与饮食相互影响。吃得好,心情容易好起来;而积极乐观,也能促进食欲和整个康复进程。

07. 专业指导和自我调节的结合

饮食问题没有万能公式,有时候患者的状况需要个性化调整。比如32岁女性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出现口腔黏膜溃疡,医生和营养师联手,调整为软食加营养补剂,恢复进度明显加快。这个例子提醒我们,面对复杂的身体反应,及时寻求专业建议非常重要。

🏥 疗程中,遇到持续食欲极差、体重下降或严重消化道症状,应及时联系营养师或医生。
📝 记录日常饮食和身体反应,方便医生调整方案。
🥄 化疗期间可以尝试少量多餐,让进餐变得更轻松。

说到底,自己主动参与饮食管理,与医生、护士、家人协作,是顺利度过治疗的重要环节。没有一种模式适合所有人,时刻关注变化,遇到难题就向专业人士请教,是最有价值的行动。

参考文献

  • Khalid, S., Khalid, U., & Wang, J. (2018). Prevalence and manage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26(12), 4031–4036.
  • Arends, J., Bachmann, P., Baracos, V., Barthelemy, N., Bertz, H., Bozzetti, F., ... & Preiser, J.C. (2017). ESPEN guidelines on nutrition in cancer patients. Clinical Nutrition, 36(1), 11-48.
  • Carreira, H., Williams, R., Müller, M., Harewood, R., Stanway, S., & Bhaskaran, K. (2020). The impact of diet on emotional well-being in cancer patients. Psycho-Oncology, 29(10), 1649-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