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感冒与流感:你真的分得清吗?

  • 57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感冒与流感:你真的分得清吗?封面图

感冒与流感:你真的分得清吗?

01 感冒与流感:二者有何相似之处? 🤔

每到换季,办公室和家里总是此起彼伏地传来有人咳嗽、擤鼻涕的声音。你也许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早上一起床,发现喉咙发紧,鼻涕直流,第一反应可能是“感冒了”。可别忘了,流感也是个不速之客!两种疾病都属于呼吸道感染,所以它们的早期表现确实很像,比如流鼻水、喉咙不舒服、咳嗽,这让不少人分不清楚。

不过,一旦进入病程后,感冒和流感其实有“各自的小脾气”。想知道如何初步判断,就得从它们的症状和变化节奏说起。

症状 感冒 流感
发热 轻微或没有 通常高热(≥38℃)
乏力 偶有、较轻 常伴极度疲劳
咳嗽 轻咳、偶发 明显且可持续
Tips: 初期时,仅凭症状很难完全判断,需要结合后续发展仔细辨别。

02 感冒的症状:轻微却令人不适 🌦

  • 流鼻涕、打喷嚏:大多在刚发作时就开始,有时候睡觉时鼻塞会让人翻来覆去。
  • 喉咙疼痛:初时往往只是轻微发痒,或干痛,不会影响说话吃饭。
  • 轻微发热或不发热:发烧的情况不多,就算有,一般38℃以下,持续时间短。
  • 咳嗽:多为干咳或偶尔咳痰,持续不长。
  • 全身症状轻:感到乏力,但通常不会影响正常学习、工作。

说起来,感冒给生活带来的麻烦大多体现在细枝末节:吃饭没胃口、睡觉受鼻塞困扰。比如,一位32岁的教师,晚上鼻塞严重,早上只是觉得头有点发闷,不休息也能坚持带课。这个例子就说明,对于大多数健康成年人来说,感冒虽然影响心情,但很少引发严重问题。

别忽视:感冒通常自限,但年幼、年长或抵抗力低下的人感冒时,还是要关注有没有持续加重的表现。

03 流感的症状:烈焰般的侵袭 🔥

流感的出现往往比感冒猛烈得多。有的人还在早上精神饱满地出门,不一会儿就高烧、肌肉酸痛,几乎无法正常活动。

  • 高热,常达39℃以上,且来得很突然;
  • 头痛、全身酸痛,尤以背部和四肢明显,很多人形容“像被车撞过”;
  • 极度疲倦、虚弱,常使人无法起床;
  • 咳嗽多为剧烈且持续性,常有喉咙剧痛;
  • 部分人会出现畏寒、盗汗、食欲大减。

真正的流感还常“拖家带口”——一个人得了,家里其他成员也可能因接触而发病。曾有49岁的男性上班族,短短几小时内出现高热、头痛、浑身酸痛。由于症状严重,他不得不卧床休息三天。这种突如其来的严重不适提醒我们,流感绝不是普通的“小感冒”。

注意:流感有时可引发严重并发症,例如肺炎、心肌炎,尤其对老人、孕妇和慢性病患者风险更高。

04 病因揭秘:为什么会感冒或感染流感?🦠

明明平时注意保暖,怎么还会反复感冒或感染流感呢?其实,二者都属于病毒感染,但背后“幕后黑手”不同:

疾病 主要病原 传播途径
普通感冒 常见的如鼻病毒 飞沫、接触传播
流感 流感病毒A、B型 飞沫、空气气溶胶

研究发现,流感病毒的传播力和环境抵抗力比一般感冒病毒强许多[1]。有些密闭场所,如地铁和电梯,专门为它们提供了“温床”。

年龄和自身免疫状况也会影响感染风险。年幼儿童和老年人免疫能力相对弱,更容易被病毒“盯上”。此外,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精神压力大时,免疫系统如同“守夜人打瞌睡”,病毒更易趁虚而入。

05 如何识别与应对:自我判断与就医指引 🩺

情况 建议措施
轻微鼻咽不适、偶发症状,体温正常 居家休息、补充水分、均衡膳食即可
高热(≥38.5℃)、剧烈头痛、全身酸痛 建议尽快就医,排查流感等严重疾病
持续发热超过3天、呼吸急促或胸痛 立刻到医院就诊
  • 自我判断:持续高热、极度乏力、呼吸困难,往往提示流感或并发症风险。
  • 就医时机:儿童、孕妇、老年人或有基础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的人一旦出现持续发热、剧烈症状,不要拖延。
  • 医院选择:常规感冒到社区或门诊就诊即可;流感症状重时,建议到条件较好的综合医院。
小提示:不要随便自行用抗生素,病毒感染一般不需要抗生素治疗。

06 预防要点:远离感冒与流感的最佳策略 🌱

实际上,预防比治疗更值得重视。下表简单总结了几种可行的日常方法。

方法/食品 具体作用 日常建议
经常洗手 减少病毒传播 外出回家和饭前便后都要洗手
流感疫苗 主动防护流感病毒 建议每年秋季接种,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
鸡汤 有助于缓解喉咙不适和补充营养 轻感冒时喝杯热鸡汤,有帮助舒缓感受
新鲜水果蔬菜 补充维生素,提升抵抗力 每天保证充足蔬果种类和数量
保持作息规律 帮助免疫系统正常“作战” 睡眠不少于7小时,适当锻炼
别忽视:保持个人物品清洁,减少与患病者密切接触,也有好处。

参考文献 📚

  1. Weber, T. P., & Stilianakis, N. I. (2008). Inactivation of influenza A viruses in the environment and modes of transmission: a critical review. Journal of Infection, 57(5), 361-373. https://doi.org/10.1016/j.jinf.2008.08.013
  2. Eccles, R. (2005). Understanding the symptoms of the common cold and influenza.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5(11), 718-725. https://doi.org/10.1016/S1473-3099(05)70270-X
  3. Fiore, A. E., Bridges, C. B., & Cox, N. J. (2009). Seasonal influenza vaccines. Current Topics in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333, 43-82. https://doi.org/10.1007/978-3-540-92165-3_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