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深静脉血栓的迷雾:了解、预防与治疗
有时候,腿部的酸胀和小小的不适容易被忽视。有人觉得是办公室久坐带来的问题,有人以为是运动后的正常反应。但其实,这种看似普通的状态背后,或许藏着深静脉血栓(DVT)这个“隐身客”。今天,咱们聊聊DVT,剖开迷雾,看看它究竟如何影响健康,以及怎么在生活中避开这个麻烦。
01 深静脉血栓(DVT)是什么?
深静脉血栓,就是血液在这些深层静脉里悄悄形成了“血块”。DVT最常出现在小腿或者大腿,像是在血管“主干道”里堆积了一团垃圾。有些血栓可能没有太多感觉,但如果忽略了,它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甚至有机会跟着血流跑到肺部,造成肺栓塞。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每年每十万人中大约有100~200人会发生DVT(Kearon et al., 2016)。这数字在亚洲略低于欧美,但随着生活方式变化,也在慢慢上升。
02 为什么会长血栓?—探析成因
常见诱因 | 生活实例 |
---|---|
久坐或长时间不活动 | 长途飞机、办公室一坐半天 |
手术和外伤 | 膝关节置换术后卧床恢复 |
妊娠和产后 | 孕妇生完宝宝坐月子少活动 |
激素水平变化 | 口服避孕药、激素治疗 |
患有肿瘤等慢性病 | 有同事因肿瘤卧床时间长 |
其实,血液本身要在血管里流动顺畅,需要血流足够快、血管内膜健康以及血液不易凝固。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比如太久不动、血管受损或血液变得粘稠,就有可能被血栓“盯上”。医学上称这为“三联因素”,几乎涵盖了所有可能导致血栓的场景(Kyrle & Eichinger, 2005)。
03 血栓在体内的信号有哪些?
- 早期信号(轻微、偶尔出现):
- 小腿似乎比平时沉重一些,有时偶尔会酸胀
- 感觉脚踝比另一边略微肿,也许早上起床还好,但下午有点明显
- 明显警示(持续、严重加重):
- 整条腿的肿胀持续不退,甚至伴随疼痛
- 局部皮肤发红或温度升高,用手一摸有暖感
- 走动时疼痛加剧,甚至影响下地活动
04 哪些人更容易“中招”?
风险因素 | 为何有害 |
---|---|
年龄增大(>60岁) | 血管弹性下降,血流变慢 |
肥胖 | 脂肪压迫血管,影响血液回流 |
吸烟 | 损伤血管内膜,促进凝血 |
癌症或慢性疾病史 | 存在慢性炎症,血液易异常凝固 |
家族病史 | 遗传因素,体质容易发生血栓 |
研究指出,肥胖的人群DVT风险比普通人高出2至3倍(Ageno et al., 2008)。年龄增大、长时间吸烟也会让血管变得“不灵活”,增加血栓机会。这些都不是要让大家担心,而是提醒有上述特点的朋友更要密切关注身体的小变化。
05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
每隔1小时站起来活动几分钟,比如原地踮脚、走走楼道。
血液不易变稠,流动起来也顺畅。建议一天八杯水左右。
需要坐飞机、高铁或术后康复时,可以穿医用弹力袜,减轻小腿压力。
推荐食物 | 具体功效 | 食用建议 |
---|---|---|
三文鱼等深海鱼 | 富含Omega-3,有益血管健康 | 每周2-3次,每次掌心大小 |
绿叶蔬菜(如菠菜) | 丰富叶酸,有助维持血液平衡 | 一餐一小碗就够 |
坚果 | 含有抗氧化物强化血管力 | 一天一小把,不要贪多 |
可以挂血管外科或综合内科,请专业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做下肢超声。
06 治疗与后续管理方式
- 药物抗凝:多数病人会优先应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利伐沙班),减少血栓加重或复发风险。
- 个别严重情况:血栓堵塞大静脉、引发肺栓塞时,需溶栓或手术取栓。
- 随访复查:医生通常会定期安排复查血液或下肢的彩超,观察血栓消退情况。
- 健康监测:治疗期间注意出现出血等异常,更改任何服药,须征询医生。
从日常的行动、小小的饮食调整,到对自身身体信号的敏感,DVT其实并不可怕。每个人只要留意这些“预警”,定期活动和必要时的医学检查,就能很好地守护健康。有问题,提早和医生聊聊,往往要比等着症状变重省心太多。希望今天的科普能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带去实用、新鲜的建议。
参考文献
- Kearon, C., Akl, E. A., Ornelas, J., et al. (2016). Antithrombotic Therapy for VTE Disease: CHEST Guideline and Expert Panel Report. Chest, 149(2), 315–352. https://doi.org/10.1016/j.chest.2015.11.026
- Kyrle, P. A., & Eichinger, S. (2005). Deep vein thrombosis. Lancet, 365(9465), 1163-1174.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05)71881-8
- Ageno, W., Becattini, C., Brighton, T., et al. (2008).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 meta-analysis. Circulation, 117(1), 93-102. https://doi.org/10.1161/CIRCULATIONAHA.107.70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