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帕金森病:看不见的斗士与鲜为人知的迹象
1. 帕金森病是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偶尔会遇到长辈行动稍慢、写字不如从前顺畅的情况。不少人会觉得“年纪大了,正常”,其实,有种特殊的“障碍”却不声不响地出现在一些人身上。这就是帕金森病。
简单来讲,帕金森病是一种影响大脑控制运动能力的慢性病,主要是脑内某些神经元(尤其是产生多巴胺的细胞)逐渐丧失功能,导致运动指令变慢,身体反应变迟缓。
据统计,全球约有1%的人在60岁以后受到帕金森病影响[1]。不过,很多人对于它的早期信号几乎意识不到。接下来,我们聊聊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蛛丝马迹。
2. 早期症状:小信号大警报
- 嗅觉变差:有时不是突然闻不到,而是渐渐地觉得饭菜的香气少了,刷牙时牙膏味不明显。65岁的林叔叔发现自己吃什么都淡,没在意,后来检查才知道是帕金森早期信号。这类嗅觉减退往往持续几年。
- 轻微疲劳:总觉得体力下降、动作偷懒。这种困倦和一般的忙碌疲乏不同,经常会持续几个星期。
- 书写变小:有朋友写字时字体越来越密集,偶尔觉得手有点僵。这些并不会影响正常生活,但随着时间推移,字迹逐渐变小已经是一个需要留意的迹象。
- 手指偶尔发抖:坐着休息时无意识地出现轻微的手颤抖。有些人只是在看电视时才发现自己手在抖,但起身活动却又没有感受。
小贴士:这些细微变化常因年纪、压力等被误解,若这些表现持续或反复出现,建议不要掉以轻心。
3. 典型症状:身体语言的变化
- 震颤:最为人熟知的表现是手脚持续颤抖,有的人会在拿汤勺、扣纽扣时感受到。
- 动作僵硬:关节活动明显减慢,有些朋友起床、走路觉得“像卡住了”,甚至转身很笨重。
- 行动迟缓:有一位72岁的女患者,最初是走路拖步,不易变换方向,家人觉得走路姿势变化才意识不对劲。
- 面部表情减少:别人觉得她“好像没什么表情”,其实是面部肌肉变得不灵活。
- 言语变慢:说话音量变小、语调单一,说话需努力,连电话都懒得打。
行动建议表
症状表现 | 建议怎么做 |
---|---|
持续震颤 | 及时就医,完善神经系统检查 |
动作僵硬/变慢 | 关注生活自理情况,建议家人协助就医评估 |
4. 非运动症状:更加隐秘的敌人
睡眠障碍
有的患者经常夜间醒来、翻来覆去;也有人白天昏昏欲睡,晚上怎么都睡不着。比如69岁的王阿姨,总说晚上梦多、容易惊醒,白天情绪变得不稳定,这些都和帕金森有关。
有的患者经常夜间醒来、翻来覆去;也有人白天昏昏欲睡,晚上怎么都睡不着。比如69岁的王阿姨,总说晚上梦多、容易惊醒,白天情绪变得不稳定,这些都和帕金森有关。
情绪问题
不是所有病人都手抖,有的人更早出现抑郁、焦虑,甚至会变得容易发脾气,对日常小事也很敏感。
不是所有病人都手抖,有的人更早出现抑郁、焦虑,甚至会变得容易发脾气,对日常小事也很敏感。
认知变化
有少部分人在病程推进过程中出现记忆力减退、专注力下降。同样年纪,记住数字和名字比以前费劲得多。
有少部分人在病程推进过程中出现记忆力减退、专注力下降。同样年纪,记住数字和名字比以前费劲得多。
许多人第一反应以为是“正常健忘”,其实这可能是帕金森的“非典型面孔”。遇到这些问题,可以和专业医生沟通寻找答案。
5. 症状的个体差异:每个人的帕金森都不一样
很多家属会问,为什么明明同一种病,亲戚朋友的表现差这么多?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 起病年龄:年纪偏大的患者进展更快,症状也可能更重。
- 伴随疾病:如果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帕金森症状可能更复杂。
- 遗传和生活习惯:有家族史者风险略高,但也有很多患者没有任何遗传因素。长期缺乏运动或饮食不均衡者,表现往往更多样。
个体差异表
特征 | 影响 |
---|---|
60岁以后发病 | 病情进展相对较快 |
伴有基础病 | 症状多变,治疗需个体化 |
无家族史 | 仍可能发病,不能掉以轻心 |
症状表现因人而异,这就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制定最合适的治疗和护理方案。
6. 早期识别与干预:把握生命的转折点
- 体检和自查:
- 注意生活中反复出现的嗅觉变差、手指动作变慢、字迹变小等细节变化。
- 建议50岁以后每年做一次神经系统筛查,尤其是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
- 饮食与锻炼:
- 橄榄油 🫒 + 富含抗氧化物:有助于保护神经细胞。
食用建议:每日1-2勺入菜凉拌。 - 深绿蔬菜 🥦 + 富含叶酸、维生素K:益于大脑健康。
食用建议:每周吃4次以上,各种搭配均可。 - 鱼类 🐟 + 含优质脂肪酸:可能帮助延缓神经退化。
食用建议:推荐每周2-3次,焯水蒸煮最佳。
- 橄榄油 🫒 + 富含抗氧化物:有助于保护神经细胞。
- 运动建议:
- 太极、散步、简单拉伸等柔和运动,有助于保持身体灵活(奇效虽有限,但总归有好处)。
- 求助专业机构:
- 出现上述持续表现或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时,建议挂号神经内科,选有运动障碍专科门诊的三甲医院。
其实,及时行动最关键。太早担心没必要,太晚发现容易后悔。家人朋友的观察和陪伴对早期发现尤为重要。
主要参考文献
- Poewe, W., Seppi, K., Tanner, C. M., Halliday, G. M., Brundin, P., Volkmann, J., ... & Lang, A. E. (2017). Parkinson disease.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3: 17013. doi:10.1038/nrdp.2017.13
- Kalia, L. V., & Lang, A. E. (2015). Parkinson's disease. Lancet, 386(9996), 896-912. PubMed:25904081
- Schapira, A. H. V., Chaudhuri, K. R., & Jenner, P. (2017). Non-motor features of Parkinson disease.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18(7), 435–450. doi:10.1038/nrn.20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