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探秘胰腺炎:了解症状,守护健康

  • 14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探秘胰腺炎:了解症状,守护健康封面图

探秘胰腺炎:了解症状,守护健康

最近有朋友聊天时说起,一顿火锅后肚子剧痛去医院才知道是胰腺出了问题。其实胰腺在我们身体里不像心脏和肝脏那样“知名”,但是一旦闹脾气,常常来得很突然。了解胰腺炎的早期表现,学会保护胰腺健康,对每个人都很有帮助。

01 胰腺炎是什么?

胰腺炎,简单说,就是一种胰腺发炎的疾病。胰腺像“消化工厂”,负责分泌消化酶帮助分解食物,也参与血糖调节。胰腺炎分两种: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发作时急转直下,慢性型则像慢性消耗,容易被忽视。

很多人只在体检或突发腹痛时才发现胰腺有问题。实际上,这个“隐身高手”一旦出现毛病,影响的不只有消化,还可能波及全身健康。
小贴士:胰腺处于腹部偏深的位置,出现炎症时往往不易被早期发现。

🔎 胰腺——消化和血糖调控的“幕后功臣”,平时很安静,生病时却可能很棘手。

02 急性胰腺炎的明显信号

急性胰腺炎通常发作很突然,症状也非常鲜明。平常没什么异常,但有时一次油腻大餐之后,会出现强烈腹部剧痛,特别是肚脐周围或者偏上腹位置,疼起来让人直不起腰来,有的人甚至会背部也疼。

  • 持续、剧烈的上腹或背部疼痛,无法缓解
  • 恶心、频繁呕吐,很难进食
  • 部分人有发热,或者出现黄疸(皮肤或巩膜发黄)
【案例】 35岁的王先生,火锅后出现剧烈腹痛并伴随呕吐,半小时后疼痛越来越重,到医院查出是急性胰腺炎。这种“突如其来”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
⚠️ 这类持续又严重的疼痛别拖,最好立刻就医!

03 慢性胰腺炎的隐藏变化

相比急性型,慢性胰腺炎的表现更隐匿,容易与普通肠胃问题混淆。有些人只是偶尔腹部不舒服,腹泻或者饭后腹胀,久而久之,才发现体重莫名其妙地减轻了。

表现生活中的表现
持续性或反复腹痛 偶尔感到肚子胀胀的,持续数天或反复发作
消化不良 吃点油腻食物就拉肚子, stool 油亮难冲
体重缓慢下降 不刻意减肥也掉秤,食量未减少
【提示】 一位52岁的女性,持续腹胀、消化差半年,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是慢性胰腺炎。
🙋‍♂️ 简单腹痛或饭后不适别忽略,特别是频繁拉肚子、体重变化,要引起警觉。

04 胰腺炎带来的健康困扰

胰腺炎如果处理不及时,除了让人难受,可能还带来更多棘手的问题。比如胰腺周围可能出现假性囊肿——算是胰腺炎后遗留的“小包裹”,有时候会感染或者破裂。还有些严重的病例,会出现胰腺组织坏死、腹腔感染,甚至血压骤降、休克等危急状况。

🚨 如果发现高热、黄疸、腹痛加重或体力变差,应该及时去医院。

还有一类问题是长期胰腺功能受损,影响消化,甚至诱发糖尿病。研究显示(Petrov & Yadav, 2019),2/3 的慢性胰腺炎患者可能最终出现胰岛素分泌障碍。

并发问题影响
胰腺假性囊肿 腹痛反复、感染、破裂风险
胰腺坏死/感染 全身炎症、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消化吸收差 慢性腹泻、体重下降、营养不良
糖尿病 血糖升高,需长期管理

05 胰腺炎为什么会找上门?

其实胰腺炎和很多生活习惯密不可分。医学界认为,过量饮酒、长期高脂饮食是最常见的诱因(Kirkegård et al., 2017)。此外,胆结石也是发病常客。胆结石堵塞胆管时,容易让胰腺分泌物“堵车”,进而诱发炎症。

  • 饮酒:长期饮酒会损伤胰腺细胞,增加自体消化风险。
  • 高脂肪饮食:吃太油腻,容易让胰腺负担加重。
  • 胆结石:小结石卡在胆管出口,像“梗住水管”,直接诱发急性胰腺炎。
  • 遗传与吸烟:部分人有遗传易感性,吸烟也会增加慢性胰腺炎风险。
  • 特定药物与高脂血症:特别高的甘油三酯也可能让胰腺发炎。
  • 年龄因素:40岁以后胰腺弹性减弱,某些慢性疾病患者更需小心。
📌 不是只有饮酒的人才会得胰腺炎,“高脂饮食+基础疾病”组合也很常见。

数据显示(Yadav & Lowenfels, 2013),约70%的急性胰腺炎由胆结石或饮酒相关。

06 胰腺炎怎么治,症状如何缓解?

治疗方式主要由病情轻重决定。急性期一般重点是“休息胰腺”,减少进食,让胰腺不“工作”一阵子,通常会禁食几天、静脉输液补充能量和水分。

  • 饮食管理:急性期恢复后,遵医嘱逐步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普通饮食。
  • 药物治疗:针对疼痛、抑制消化酶和预防感染。
  • 严重并发症:如假性囊肿或感染,可能需微创引流或手术。
  • 慢性胰腺炎:要补充外源性消化酶,必要时调整胰岛素控制血糖。
💡 具体方案一定需要医生根据个人情况设定,自行用药不可取。
处理措施适用阶段
严格禁食,静脉营养急性发作期
缓慢进食(流质—半流质)缓解期
外源酶补充慢性期/消化障碍者
控制血糖参与胰岛素管理时

07 怎样守护好胰腺?

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一点点变化,对胰腺来说意义重大。合理搭配,对胰腺有不少好处。

🌱 下面这些建议,不妨尝试带入你的日常计划:
推荐习惯 具体好处 操作建议
燕麦 富含可溶性纤维,有助于肠道健康 早餐可用燕麦片替代油炸食品
酸奶 增加益生菌,促进消化 每天一小杯即可,选择无加糖型
新鲜蔬菜水果 补充维生素与天然抗氧化物 每餐都要有颜色丰富的蔬果
白开水 帮助消化液分泌,预防胆结石 每天饮水量建议1500-2000ml
少量多餐 减少胰腺负担,利于吸收 一天三餐基础上可加1-2次加餐
定期体检 早发现消化系统疾病 40岁以后2-3年做一次腹部超声
🎯 腹部持续不适、消化能力变差不要扛,及时就医筛查最稳妥。

胰腺炎表面看似单调,但背后藏着不少细节和健康风险。也是因为这样,多留心身体发出的信号,懂点胰腺知识,对每个人都会有实际帮助。有些日常选择,其实就能做到很好的预防。总之,“身体有话要说”,我们要愿意听一听。

参考文献

  • Petrov, M.S., & Yadav, D. (2019). Global epidemiology and holistic prevention of pancreatitis.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16(3), 175-184.
  • Kirkegård, J., Mortensen, F.V., & Cronin-Fenton, D. (2017). Chronic pancreatitis and risk of cancer: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112(11), 1750-1756.
  • Yadav, D., & Lowenfels, A.B. (2013). The epidemiology of pancreatitis and pancreatic cancer. Gastroenterology, 144(6), 1252-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