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下肢深静脉血栓:潜伏的威胁与致命的教训

  • 109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下肢深静脉血栓:潜伏的威胁与致命的教训封面图

下肢深静脉血栓:潜伏的威胁与致命的教训

01 简单来说,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什么?

日常生活里,谁没经历过久坐、长时间外出或是受点小伤?但很少有人会联想到,自己的下肢静脉里,或许正悄悄“藏着”一位不速之客——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它指的是深层静脉(尤其是在大腿小腿)里,突然形成的血块。这些血块堵住血流,容易“借道”静脉跑到肺部,引发肺栓塞,甚至危及生命。

血栓的形成其实和人体防止出血的机制有关。身体受到损伤时,血液会自动凝固以止血。如果静脉血流变慢、血管壁有损伤,或血本身过于黏稠,这种本来的“保护机制”,就变成了小麻烦。血块一旦卡在下肢深静脉里,可能会带来不适,甚至静悄悄地一点信号都没有。

这个看起来遥远的病,其实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稀罕”:全球范围内,每年DVT的发生率大约为每10万人中100例1(Heit JA et al., 2017)。它像潜伏在脚底下的“暗流”,不出声、不显山,总会让人放松警惕。

02 有哪些症状需要警惕?

🌱 轻微、偶尔的信号
  • 小腿略微胀痛,活动多时加重
  • 偶尔有一种说不出的沉重感
  • 出门逛街,回家脱袜时感觉有点紧,但一觉醒来又没事了
日常活动中偶有不适,容易被忽略。
⚠️ 持续、明显的危险信号
  • 某只腿持续肿胀、胀痛,皮肤摸起来发热
  • 皮肤颜色偏紫或深红
  • 疼痛感越来越强,休息后也没缓解
发现这些症状时,建议尽快就医。
真实病例: 57岁的王先生平时没有太多运动,近日发现右小腿持续肿胀,同时皮肤温度较高,还出现了颜色发暗的现象。住院检查后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 这个例子说明,有时小毛病发展到持续、明显后,才暴露出背后潜在的健康风险。

03 为什么会发生DVT?风险因素揭秘

生活中,很多看起来平常的小细节,其实都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关。

风险因素 致病机制/影响
长时间静坐或卧床 血流缓慢,易于形成血块。长假乘坐长途飞机、住院卧床、开车时间过长时尤其高发。
肥胖 体重增加会压迫下肢血管,让静脉回流变慢。
抽烟 烟草中的成分会让血液更黏稠,血管壁更容易受损。
手术、外伤史 手术尤其是关节置换术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单侧下肢受伤也会让血流变得不畅。
高龄 年龄大时,血管弹性下降,更容易形成血栓。
肿瘤或肿瘤治疗史 肿瘤会导致血液状态异常,治疗过程增加血栓概率。
研究显示,住院长期卧床的患者中,DVT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Kahn SR et al., 2012)。多数风险因素互相叠加时,危险性会显著提升。

04 如何判断是不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常用检查方法

如果怀疑DVT,不要自己随意处理,及时求医才是正解。医学检查有哪些?
  • 静脉彩超(超声波检查):最常用的无创检测手段。通过探头探查是否有血块堵塞血管,几分钟就可得出初步结论。
  • D-dimer 检测:如果体内血栓溶解,D-dimer 数值会升高。这个血检对发现血栓有一定帮助,但不能单独用于确诊。
  • CT静脉造影:对于定位较深或复杂的血栓,医生可能会推荐此类检查,以获得血管的详细成像。
🔎 TIPS: 发现不明原因的单侧腿肿胀或不适,最好在24小时内到正规医院血管外科就诊。
临床专家建议: 只要有明显怀疑,不要犹豫,必要时做静脉彩超。

05 如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旦确诊,选择合适的治疗对预后很关键。常见方法分为以下几类:
  1. 抗凝药物治疗:这是最常见的手段。通过口服或注射抗凝药,让血液不容易再形成新的血块。多数患者需要维持服药3-6个月,部分特殊病例可能更久。
  2. 溶栓/介入治疗:对于血栓堵塞较严重、影响血流的患者,可能通过静脉内注射溶解剂让血块慢慢消散,部分医院有导管溶栓、取栓的选择。
  3. 外科手术:极少数情况下,血栓位置特殊、危及生命时,医生会考虑手术取出血块。比如大面积肺栓塞需紧急抢救时。

有些情况下,医生还会建议穿戴弹力袜,辅助促进静脉回流,减少后遗症。

⚠️ 注意: 治疗期间禁止按摩患肢,防止血块脱落导致更严重的肺栓塞!

06 如何降低DVT风险?实用预防Tips

不想被血栓这个“小麻烦”盯上?以下几条措施简单好记,有助于守护双腿健康:
  • 每隔一小时活动双腿。比如办公久坐,可以每隔50分钟起身活动、踱步几分钟。
  • 弹力袜 (促进静脉回流) :需要长途旅行或住院卧床时可以穿戴,部分药店和医疗机构有售,选购时建议咨询医生。
  • 保持体重健康 :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果、鸡胸肉、深色绿叶蔬菜,对血管和血液状态有帮助。可参考每日摄入多种新鲜蔬菜的建议。
  • 保障水分充足 :平时别让自己口渴太久,适当补水,让血液不至于太黏稠。
推荐食物 主要功效 合理建议
深绿色蔬菜(如菠菜、西兰花) 丰富维生素K,有助于血管健康 每日一到两份为宜
新鲜水果(比如橙子、草莓) 为身体提供抗氧化物和维生素C 三餐均可食用,搭配主食
鸡胸肉、鱼肉 优质蛋白,维持身体基础代谢 每周适量食用,注意炖煮为主
医生建议:有家族血栓史、近期手术住院、孕妇或有肿瘤病史的人群,特别要留意腿部肿胀和隐隐作痛等变化。发现上述症状,及早到血管外科或大型综合医院就诊最安心。

参考文献

  1. Heit, J. A., Spencer, F. A., & White, R. H. (2017). The epidemiology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Thrombolysis, 41(1), 3-14. https://doi.org/10.1007/s11239-015-1311-6
  2. Kahn, S. R., Lim, W., Dunn, A. S., Cushman, M., Dentali, F., Akl, E. A., ... & Crowther, M. (2012). Prevention of VTE in nonsurgical patients. Chest, 141(2 Suppl), e195S-e226S. https://doi.org/10.1378/chest.11-2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