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多发性硬化症:免疫机制下的神秘面纱
走在晨练的小道上,偶尔看见有人走路微微拖着一只脚,你可能以为只是普通的腿脚不便。但对于一些人来说,反复出现的手脚麻木或无力,其实可能是身体内一场“免疫风暴”的信号。如果听说过“多发性硬化症”,你可能会觉得它离自己很远,其实,这种疾患有时就悄然发生在不经意的生活细节里。
01 多发性硬化症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讲,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疾病。它的最大特点是:身体的免疫系统“误伤”自己的神经,就像电线的绝缘层被损坏,神经信息得不到畅通传递,最终导致不同程度的感觉和运动障碍。
有位62岁的女性,因为偶尔腿部发麻和轻微视力模糊来看病,她的经历给我们一个启发——多发性硬化症的早期变化都很容易和日常疲劳、压力混淆。别忽视这些细微的变化,因为它们也许正是身体的“求救信号”。
02 免疫系统为什么会“误伤”自己?🔬
- 1. 髓鞘成靶: 正常情况下,髓鞘包裹着神经纤维,负责信号快速传递。MS时,免疫系统将髓鞘当“外敌”,发起攻击,使神经线路“短路”。
- 2. 免疫细胞“集结”: T细胞、本来用来帮身体防守的卫士细胞,却误入歧途冲着自己的神经细胞来了。
- 3. 炎症反应: 神经组织受损后不只是功能下降,还会伴随炎症和后续疤痕,导致“硬化”“斑块”形成,这也是疾病名称的来历。
国外有流行病学统计,MS在欧美人群中更为常见(Leray, E. et al., 2016),但亚洲人群也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03 免疫系统到底如何识错目标?🛡️
说起来,我们的免疫系统相当聪明,一般只攻击外来的病毒或细菌。但在多发性硬化症中,免疫细胞(T细胞和B细胞)却混淆了敌我,把神经髓鞘识别成“有害物”,直接发动攻击。
研究者发现(Dendrou, C. A., Fugger, L., & Friese, M. A., 2015), 这些反应可能受基因调控,并受到环境因素配合,比如某些病毒感染、维生素D缺乏等。
持续的免疫攻击会留下一道道疤痕,导致神经信号传递异常,进而影响肢体感觉、平衡和视力。
致病步骤 | 具体说明 |
---|---|
抗原呈现 | 神经系统出现自身蛋白(抗原),被免疫细胞误识为威胁。 |
T细胞/B细胞激活 | 免疫细胞活跃,与自身髓鞘蛋白发生反应。 |
炎症介导 | 释放炎症因子、破坏髓鞘,神经功能随之下降。 |
04 谁更易患病?影响因素有哪些?👀
- 1. 遗传倾向: 家庭中若有直系亲属患有MS,发病风险会明显增加。不过,MS并不是单纯遗传病,还要其他因素配合(International Multiple Sclerosis Genetics Consortium, 2019)。
- 2. 环境与感染: 长期生活在高纬度地区、少晒太阳,以及儿时某些病毒感染,如EB病毒,也被认为和MS有关。
- 3. 年龄与性别: 通常在20-40岁年轻人首次出现,女性比男性常见(几乎2:1)。
研究显示,早期介入有助于延缓病程,重在早发现早管理(Montalban, X. et al., 2018)。
05 看清多发性硬化的信号🚩
类型 | 表现 | 持续性 |
---|---|---|
早期迹象 | 手脚偶尔发麻、轻度疲劳、单眼视物模糊、转瞬即逝的肢体无力 | 容易被忽略,仅偶尔出现 |
明显症状 | 持续肢体乏力(有时伴有摔倒)、视力严重下降或双眼模糊、步态不稳、言语含糊 | 症状变得持续、影响生活质量 |
有位29岁的男性因为两次出现持续性双腿无力来就诊,后来确诊为MS。他的经历说明,一旦出现症状不再自行缓解,应尽快找神经科医生进行专业评估。
06 如何积极应对和预防?🍏
- 日常营养管理:
食物 具体功效 食用建议 深海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 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于抗炎 每周2-3次,适量搭配 坚果(核桃、杏仁) 富含维生素E和亚油酸,有益神经健康 每日一小把即可 新鲜绿叶蔬菜 含丰富B族维生素和抗氧化成分 最好餐餐有,搭配多样 鸡蛋和低脂乳制品 提供优质蛋白和维D 早餐搭配较合适 - 规律身体锻炼: 散步、游泳、平衡性训练,都是不错的选择。既能增强身体,又有助心情。
- 心理调适与休息: 面对慢性病,学会适当压力调控和情绪疏导,相当重要。
- 定期神经科检查: 发现肢体无力、视物异常等持续性症状,建议及时就诊。多发性硬化症的确诊主要凭神经系统体检、磁共振成像(MRI)和部分免疫学检查。
-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 若确诊或疑似MS,选择神经内科中心,跟进个体化诊疗方案。目前一线药物以免疫调节剂为主,有助控制复发与延缓进展(Faissner & Gold, 2019)。
🌱 多发性硬化症虽然复杂,但只要我们愿意多留心,生活中的健康变化其实都不难察觉。保持好的生活习惯,有问题勇敢就医,这些行动本身,就已经帮身体减少了不少风险。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 Leray, E., Moreau, T., Fromont, A., & Edan, G. (2016). Epidemiology of multiple sclerosis. Revue Neurologique, 172(1), 3-13.
- Dendrou, C. A., Fugger, L., & Friese, M. A. (2015). Immunopathology of multiple sclerosis.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15(9), 545-558.
- International Multiple Sclerosis Genetics Consortium. (2019). Multiple sclerosis genomic map implicates peripheral immune cells and microglia in susceptibility. Science, 365(6460), eaav7188.
- Montalban, X. et al. (2018). ECTRIMS/EAN Guideline on the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people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Multiple Sclerosis Journal, 24(2), 96-120.
- Faissner, S., & Gold, R. (2019).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Newer Multiple Sclerosis Drugs Approved Since 2010. CNS Drugs, 33(9), 927-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