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门脉高压的救星:深入了解TIPSS门体分流治疗

  • 7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门脉高压的救星:深入了解TIPSS门体分流治疗封面图

门脉高压的救星:深入了解TIPSS门体分流治疗

家庭聚餐时,提及一位亲戚因为肝硬化而总是腹胀、消瘦,甚至上过几次急诊,有朋友不禁感叹:听说门脉高压很麻烦,到底有没有啥有效的办法?其实,随着医疗技术发展,一种叫TIPSS(经皮肝静脉门体分流术)的治疗正在悄然改变困境。不用开大刀,却能为不少门脉高压患者提供新的生机。下面,就一起聊聊它的门道。

认识门脉高压和TIPSS治疗

门脉,是连接肠道和肝脏的大血管。肝硬化、血栓等情况出现时,这条“交通要道”压力会升高,医学上称作门脉高压。门脉高压的麻烦在于:腹水、胃肠道出血、脾大,这些问题容易反复发作,甚至危及生命。

TIPSS(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中文名为“经皮肝静脉门体分流术”,是一项微创操作。通过人体颈静脉顺肝血管建立一条“新通道”,让血流绕过堵塞点,减轻门脉里的压力。说起来,这就像给城区修了一条新高架桥,分流车辆,疏解拥堵。近年来,TIPSS已经成为重度肝硬化、反复消化道出血或顽固腹水患者的重要选择之一(Boyer et al., 2021)。

名称 主要作用 适用场景
传统内科药物 暂时控制症状 早期、轻度患者
外科手术 切除部位或结扎血管 反复大出血且其他措施无效
TIPSS 重建分流通道,减压 药物/手术效果不佳或风险大人群

TIPSS到底是如何运作的?

简单来讲,TIPSS的关键是在肝脏内部,用一根金属支架搭建一条小通道,将门静脉和肝静脉直接连起来。这条“新路径”能让一部分血流绕过肝脏,直接流进全身大循环,从而有效降低门脉的压力。支架通常很细,有点像笔芯那么粗,插入后不会影响日常行动。

👍流程简览:

  • 医生从脖子大静脉穿刺进入,通过导管到肝脏
  • 打通门静脉与肝静脉之间一小段通路
  • 植入支架,血流即时分流

有意思的是,传统外科分流术需要开腹动大刀,而TIPSS只需小切口就能完成,创伤小、恢复快(García-Pagán et al., 2010)。不过,它同样有一定复杂度,操作风险需资深团队把控。

哪些患者适合TIPSS?哪些情况要谨慎?

TIPSS虽然强大,却不是“万能钥匙”。需要医生团队根据具体病情判断。所以,什么样的情况值得考虑TIPSS?又有哪些风险因素让它变成不推荐选项?

典型适应症 案例
反复消化道出血
顽固难治的腹水
门脉血栓但肝功能尚存
一位52岁的男性患者,因肝硬化反复血便,每年入院两三次,普通止血方法作用不大,后选择TIPSS改善生活质量。
主要禁忌症 风险说明
严重肝功能衰竭
心衰(心脏负担过重)
严重感染或全身出血风险高
因为TIPSS后血流绕过一部分肝脏,难以分解有害物,敏感人群易出现肝性脑病等不良反应(Riggio et al., 2008)。
Tips:具体适应症和禁忌要和专科医生充分沟通,进行全套评估,谨慎决策。

TIPSS手术:流程细解 👨‍⚕️

  1. 术前评估 需做肝脏B超、增强CT或MRI,全面评估肝功能、心脏状态,排查感染、出血风险。
  2. 局部麻醉 + 穿刺操作 一般在清醒状态下进行,不需要全麻,大大降低风险。
  3. 建立通道 + 放置支架 医生会在影像引导下,用导管打通两根血管并安放支架。整个过程通常约1-2小时。
  4. 术后监测与调整 术后需观察2-3天,严防出血和感染;支架术后定期复查,提防堵塞。
流程虽细致,但多数患者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恢复较快。
简化案例
61岁的女性,被诊断顽固性腹水、B超提示门脉高压,经综合评估后接受TIPSS治疗,术后3天腹水明显减少,生活状况有改善。

TIPSS疗效真的好吗?来看数据和案例

  • 临床研究显示,TIPSS能降低复发性消化道出血风险,将2年内再出血的概率从50%降到15%左右(García-Pagán et al., 2010)。
  • 顽固性腹水患者,通过TIPSS后,日常体重波动更小,腹胀缓解,住院次数减少,生活质量得到提升(Salerno et al., 2007)。
  • 需要提醒,不同个体结果差异大,部分人出现肝性脑病或支架堵塞的可能。一旦有意识恍惚、精神错乱等症状,应及时随访处理。
患者故事
48岁的男性,因多次胃出血、贫血困扰生活,TIPSS术后1年无再出血,回归了工作和家庭。
小贴士 TIPSS并非终身无忧,支架堵塞、脑病等需持续监控,按医生定期复查十分重要。

TIPSS的前景和技术新方向

TIPSS技术这十年变化很大——材料进步、影像导航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植入支架的堵塞风险大幅下降。比如,新一代涂层支架能延长通畅时间,减少反复手术的需求。国际上也在研究,怎样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比如联用降氨药、改善术后营养。

未来,人工智能辅助影像、3D导航等新工具或许能进一步提升TIPSS的精准率,让更多门脉高压患者受益。不少学者正在探索术后长期生活质量管理方式,例如远程监测小程序,方便患者随时记录症状并联系医生(Perarnau et al., 2020)。

日常预防措施和饮食建议

对于门脉高压,高蛋白饮食、低盐原则尤其适合。新鲜蔬果、适度瘦肉和豆制品能帮助肝脏保持代谢。比如,猕猴桃有助于补充维生素C,豆腐为身体提供优质蛋白,西红柿富含抗氧化成分。餐桌上,尽量均衡搭配,多喝水,不过量饮酒。

推荐食物 功能 建议做法
鱼肉、豆制品 补充蛋白 清炖/蒸为主
猕猴桃、西红柿 补充维生素 餐后适量食用
燕麦、糙米 富含纤维 早餐或主食替换
建议接受TIPSS手术、以及门脉高压患者,保持规律体检,比如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B超,必要时加做CT。出现反复腹胀、黄疸、意识障碍等情况,要尽快就医。选择三甲医院或有肝病专科的单位咨询更合适。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早发现、规范管理。如果家里有肝病患者,定期关心他们的体重变化、精神状态与饮食习惯,有助于尽早发现问题。

说到底,TIPSS为不少门脉高压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不过它并不适合每个人。发现腹水、消化道出血等异常,及时专业评估,是最关键的一步。

这几年TIPSS技术在不断成熟,随着医疗的进步,相信门脉高压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改善不少。不用焦虑,科学管理、按时复查,再加上合理饮食和定期医生随访,也能守住健康的小目标。

主要文献引用(APA格式)

  • Boyer, T. D., Haskal, Z. J., &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 (2021). Portal hypertension and 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TIPS). Hepatology, 73(1), 276-299.
  • García-Pagán, J. C., Caca, K., Bureau, C., et al. (2010). Early use of TIPS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variceal bleeding.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62(25), 2370-2379.
  • Riggio, O., Angeloni, S., Salvatori, F. M., et al. (2008). Incidence, natural history, and risk factors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after 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103(11), 2738-2746.
  • Salerno, F., Camma, C., Enea, M., et al. (2007). 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for refractory ascites: A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Gastroenterology, 133(3), 825-834.
  • Perarnau, J. M., Le Gouge, A., Nicolas, C., et al. (2020). Covered vs. uncovered stents for 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Hepatology, 72(2), 17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