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支架植入:生命之路的守护者
经常听邻居讨论心血管问题,偶尔会有人突然抱怨“最近头晕得厉害”“脖子不舒服”。大家或许并不清楚,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变化,有时暗示着脑部最关键的血流通道——颈动脉——正在慢慢出现问题。而“颈动脉支架植入”这个词,最近也变得并不陌生了。到底它解决的是什么难题?平时我们又该如何面对?
01 颈动脉支架植入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起来,颈动脉支架植入其实就是一项用来“打通”狭窄血管的小手术。医生会通过股动脉把一个细细的导管送进快要堵住的颈动脉,在狭窄的地方撑开一个支架,把血管“扩宽”,让血液能顺畅流向大脑。整个过程通常在局麻下完成,患者术后恢复速度较快,大多数人第二天就能下地活动。
临床资料显示,这种方法尤其适合颈动脉狭窄明显但不适合做“开刀手术”的患者(Yadav et al., 2004)。和传统手术不同,支架植入的创伤小,住院时间短,但同样能有效“解救”大脑濒临断粮的局面。
02 为什么要重视这项微创手术?
- 🧠 大脑对血流依赖极大:颈动脉是给大脑主要“输送营养”的大动脉。一旦狭窄到70%以上,局部供血骤降,脑细胞就像“缺氧的小工厂”面临停工风险。
- ⚡ 预防卒中意义大:研究发现,约20%的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严重狭窄有关(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ialists’ Collaboration, 1991)。
- 🩹 快速恢复生活:与传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相比,支架植入创口更小,恢复期更短,对于年龄较大或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尤其合适。
03 颈动脉为什么会变窄?常见风险因素分析
这些因素很多发生在生活中无声无息,每一步都在“悄悄”推进血管变窄的进程。如果不警觉,问题往往会被忽略到出现严重后果时才被发现。
⏰ 别忽视: 大部分狭窄早期几乎没有感觉,只有极少数人会出现短暂的视物模糊或单侧肢体发麻。
04 手术是怎么进行的?原理一步步解释
- 导管穿刺进血管(通常从大腿根部/股动脉进入),全程X光下精确导航。
- 将带有支架的小球囊送到狭窄位置,“气球”先将狭窄处撑开。
- 之后释放金属支架,让它牢牢撑住血管壁。(有点像给变形的水管做加固。)
- 所有器械撤出,支架留在血管内,从此支撑血流。
05 植入支架后,日常怎么照顾自己?
按医嘱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比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可减少血栓风险。
多吃粗粮水果、深色蔬菜,为血管提供天然“保护膜”。
术后需要定期做颈动脉彩超检查,一般半年-一年一次较合适,以便发现早期问题。
推荐每天30分钟散步或轻中度有氧运动,有助控制体重,改善循环。
术后如果出现持续剧烈的头痛、肢体无力或语言障碍,要及时联系医生。这些变化有可能意味着血管再次出现问题,尽早就诊有助于处理小隐患。
06 展望未来:科技提升安全,日常预防更重要
近几年,颈动脉支架不断“升级”:支架弹性更好,能适应不同血管结构,植入时出血和并发症风险更低(Bonati et al., 2015)。未来几年,支架释放系统和“自适应支架”都在加速研究,治疗会更加个体化和精准。
简单来说,坚持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是守护颈动脉健康最“接地气”的办法。不同时期、不同体质可以找专科医生进行个性化体检和调整。预防永远比事后治疗轻松许多,这句话在血管健康上也同样适用。
平时的头晕、视物模糊、或短暂肢体发麻,往往容易被归结为“老毛病”。其实,这些小信号有时候是在为我们的血管敲警钟。哪怕只是偶尔发现类似问题,都别掉以轻心,及时去医院检查更安心。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大脑健康,有时候真的只需要多一份关注和细致。
参考文献
- Yadav, J. S., Wholey, M. H., Kuntz, R. E., et al. (2004). Protected carotid-artery stenting versus endarterectomy in high-risk patient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51(15), 1493-1501.
- 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ialists’ Collaboration. (1991). Beneficial effect of carotid endarterectomy in symptomatic patients with high-grade carotid stenosi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25(7), 445-453.
- Bonati, L. H., Dobson, J., Algra, A., et al. (2015). Long-term outcomes after stenting versus endarterectomy for treatment of symptomatic carotid stenosis: The International Carotid Stenting Study (ICSS) randomised trial. The Lancet, 385(9967), 529-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