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大脑动脉闭塞脑梗死——一份详细的健康指南
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显示,一位老年男性患者右侧额顶岛叶、右侧丘脑、右侧脑白质等区域存在异常信号。尤其是在DWI(弥散加权成像)序列中呈高信号,表明可能存在急性脑梗死。右侧丘脑点状T2低信号反映出陈旧性损伤。除了这些特定区域,报告中还提到了双侧基底节区、双侧放射冠、双侧半卵圆中心区等部位,显示出多发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提示脑白质缺血和老年性脑改变。这些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大脑存在复杂和多发性的损伤,特别是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慢性脑循环障碍性疾病。
一般情况下,脑部MRI检查的正常参考范围应当是:无明显异常信号、脑结构清晰、无斑片状信号。另外,DWI高信号通常提示急性缺血性损伤,而T2高信号则涉及慢性病变。
大脑动脉闭塞脑梗死——常见原因及病理
大脑动脉闭塞脑梗死是由于脑部某些动脉因血栓或栓塞物堵塞,导致血液供应中断,进而造成相应脑组织缺氧缺血,最终发生坏死。此病症多发于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和长期吸烟者。由血栓引起的动脉闭塞是最常见的原因,也可以因动脉硬化斑块脱落或心源性栓塞导致。
研究表明,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动脉硬化是导致动脉闭塞和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如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以及心理压力大都会加剧这些风险。另外,随着年龄增长,血管的弹性和通透性降低,动脉硬化加重,也是老年人易患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何治疗大脑动脉闭塞脑梗死
针对大脑动脉闭塞脑梗死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个方向:溶栓治疗、抗凝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溶栓治疗是指通过药物将动脉中的血栓溶解,恢复血流通畅。常用药物包括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等。然而,溶栓治疗适用于发病后4.5小时内的患者,且对一些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需谨慎使用。
抗凝治疗的目的是预防新的血栓形成,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低分子量肝素等常被使用。另外,对症支持治疗包括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控制血压、糖尿病及其他相关基础病,并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和康复护理。
依据《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18)》的推荐,急性期应立即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发病早期的神经保护治疗和康复治疗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预防大脑动脉闭塞脑梗死的措施
预防大脑动脉闭塞脑梗死需要从生活方式、疾病管理和定期体检三方面入手。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老年人应尽量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增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摄入,如蔬菜水果等。另外,规律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心脏功能,建议老年人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等。
其次,对于具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病的患者,应及时治疗并控制病情发展。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规律服药,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调整,以减少相关疾病对血管的损伤。
另外,定期体检对于早期发现和干预疾病至关重要。老年人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完整的体检,包括脑部MR检查、血液检查等,以监测心脑血管健康状况。如果发现有动脉硬化或其他高风险因素,应尽早给予干预治疗。
大脑动脉闭塞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和科学的医疗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病情发展。患者及其家属应保持乐观心态,及时就医,听从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夏季,老年人容易脱水,而脱水会增加血液粘稠度,进一步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建议每天饮用适量的水,保持体内的水分平衡。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2018.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18). 中华神经科杂志.
- Martin Dennis, Lalit Kalra (2021), Stroke - Clinical Features and Management, Practical Neurology 2021;8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