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仍需警惕!脑血管健康不可忽视
根据患者的头部影像检查报告,影像描述显示脑实质密度均匀,未见异常密度影;脑沟裂、脑池室大小、形态、密度、位置未见明显异常,中线结构居中。不过,双侧颈内动脉区出现点状钙化影。临床诊断为后循环缺血。
后循环缺血是指供应脑后部的血管发生狭窄或阻塞,导致局部缺血。75岁高龄患者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动脉硬化或高血压等慢性病有关。
后循环缺血:别掉以轻心
后循环缺血是因为大脑后方的血液供应受到阻碍而导致的。造成这种阻碍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动脉内膜不规则增厚、夹层、血栓形成等。通过影像检查发现的点状钙化影,常常是慢性动脉硬化的表现。
根据《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后循环缺血患者有较高的卒中风险。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严重后果,如脑梗死。该病主要影响脑干、小脑和枕叶等重要区域,这些区域负责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和视觉信号处理。一旦这些区域受到损害,可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治疗后循环缺血的常见方案
后循环缺血的治疗方案通常依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决定。对于一般患者,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或抗凝药物以预防血栓形成。此外,还可能应用他汀类药物来控制血脂水平,减慢动脉硬化进程。对于病情较严重者,可能需要进行血管内手术,如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植入,以恢复正常血液流动。
预防脑血管疾病小贴士
对于高危人群,如高龄人士或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等背景的人群,预防脑血管疾病尤其重要。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关键。饮食尽量低盐、低脂、高纤维,多食新鲜果蔬,少食油腻食品。其次,适量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每天至少保持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走或游泳。定期体检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者,应更加注重血压、血脂和血糖的监测。
总之,尽管年纪大了,仍需对自己的健康上心。凡事早发现、早治疗,定期就诊并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可以更好地管理健康状况,减少严重合并症的发生。
预防为主,重视健康
引用文献
- Ellis, C., & Fielding, S. M. (2020). The implications of vertebrobasilar ischemia. The Lancet Neurology.
- Wardlaw, J. M., & Smith, C. (2015). Role of Statins in Preventing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Prior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Neurology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