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红疹扰乱你的生活!—解读荨麻疹
近日,我们收到了一位来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42岁男性病患,他因面部多发红色风团伴瘙痒来医院就诊。经过诊断,他患有荨麻疹。为了让大家对这种常见却让人苦恼的疾病有更多了解,我们特地准备了一篇详细的科普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早期发现、科学应对。
荨麻疹,也被称为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常因过敏反应或其他原因引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全球范围内约有2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荨麻疹的发作(Jemec GB, et al., 2016)。在中国,荨麻疹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使得许多人备受困扰。

荨麻疹怎么就找上门了?
荨麻疹的成因非常复杂,可以分为过敏性和非过敏性两种类型。过敏性荨麻疹通常是由食物、药物、花粉、昆虫叮咬等引起的过敏反应导致的。而非过敏性荨麻疹可能是因为感染、压力、运动、冷热刺激等各种非过敏性因素引起。我们的这位42岁男性患者出现面部红疹并伴有瘙痒,可能是由于接触了某种过敏原或经历了较大的生活压力而发病。
荨麻疹在发病时,患者皮肤会出现明显的红色或肤色风团,这些风团常常突发、消退也很快,但会不断反复发作。风团可能会融合成片,伴有明显的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些患者甚至会因为荨麻疹产生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进一步加重病情(Zuberbier T, et al., 2018)。
对症下药,科学治疗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的首要目标是找到并移除过敏原,这往往需要进行详细的过敏原检测。如果无法明确过敏原,可通过生活习惯的调整和药物治疗来控制症状。通常,抗组胺药物是治疗荨麻疹的首选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瘙痒和减少风团的出现(Maurer M, et al., 2017)。
除了抗组胺药,维生素C和钙剂等抗过敏药物也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一些患者还会使用外用药物,如含有类固醇的药膏,以减轻皮肤的炎症反应。在严重病例中,医生可能会建议口服或注射类固醇类药物。
荨麻疹的预防措施
荨麻疹虽难根治,但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其发作频率。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首先要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其次,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身体过度疲劳和精神压力,增强免疫力也是预防荨麻疹的重要措施。
日常饮食要均衡,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少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同时,要避免在皮肤敏感的季节,如春秋季节外出过多,必要时可佩戴口罩、使用防过敏护肤品。坚持适量运动、保持皮肤清洁也是防治荨麻疹的重要方面。
未来展望:科技防治荨麻疹的新希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荨麻疹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革新。基因检测和个性化治疗在荨麻疹防治中的应用,正逐渐凸显其优势。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更精准地找到患者的过敏原,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此外,生物制剂的研发也为难治性荨麻疹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Hide M, et al., 2018)。
在面对荨麻疹时,患者需保持乐观的心态。与医生一同协作寻找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并定期复查,关注病情变化。亲友的支持和理解,同样能帮助患者更好地度过病痛时期。
总的来说,荨麻疹虽是一种常见且让人烦恼的皮肤疾病,但只要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并及时就医,完全可以控制其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 Jemec GB. Epidemiology of dermatitis. Curr Probl Dermatol. 2016;49:93-95.
- Zuberbier T, et al. EAACI/GA2LEN/EDF/WAO guideline: management of urticaria. Allergy. 2018;73(7):1393-1414.
- Maurer M, et al. The burden of chronic urticaria: CU-BETTER study. Eur J Dermatol. 2017;27(6):655-662.
- Hide M, et al. Advances in biological therapy for urticaria. Curr Opin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8;18(4):370-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