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悄无声息的腹部“炸弹”
在我们平常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并不了解“腹主动脉瘤”这种疾病。然而,对于一些老年患者来说,这是一种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的潜在威胁。尤其对于那些已经有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既往病史的患者,更需要引起注意。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静悄悄”的腹部高危病症。
在医学诊疗中的发现,腹主动脉瘤属于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指的是腹主动脉出现不正常的扩张或者膨胀。根据《柳叶刀》(Lancet)和《循环》(Circulation)刊登的相关研究,一旦病情发展起来,若未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可能面对的结果是不堪设想的。
腹主动脉瘤——未亮起的红灯
为什么腹主动脉瘤如此重要却通常被忽视?这是因为其最初可能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常见的症状包括食欲下降、轻微腹部不适、早饱感等,这些症状常被误认为是普通的消化不良或者其他胃肠问题,致使病情被拖延。不过,当腹主动脉瘤发生破裂时,往往会突然出现严重的腹痛,并迅速危及生命。
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的研究显示,修复未破裂的腹主动脉瘤能够明显降低病死率。诊断通常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者核磁共振成像(MRI)来确认。此外,超声检测也是一种无创而有效的检查手段,有助早期发现腹主动脉瘤。
治疗方案——多管齐下
对于确认患有腹主动脉瘤的患者,治疗选项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较小的瘤体,通过严格控制血压和定期监测来减缓瘤体的发展。而对于瘤体较大或者突发破裂风险较高的患者,外科手术是必需的干预措施。
根据《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报道,微创的覆盖支架手术(EVAR),即通过微创手术将瘤体内衬上一层人工血管以保障血液流通,是当前较为普遍和成功率较高的一种手术方式。外科手术成功概率较高,如果及时进行急诊手术,多数患者可逐渐恢复。
预防措施——把握健康掌舵
预防腹主动脉瘤,最为重要的是管理风险因素。高血压是腹主动脉瘤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所以要定期监督血压,确保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严重的动脉硬化同样可以导致腹主动脉瘤,因此,戒烟、均衡饮食、规律运动等措施都必不可少。老年朋友尤其需要定期做体检,早期发现和介入,有助于降低腹主动脉瘤的发生概率。
面向未来——技术推动医学前沿
医学科研进步日新月异,未来在腹主动脉瘤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也有望有更多的突破。目前,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技术在辅助诊断和手术导航中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比如AI辅助的影像学分析能够帮助医生更快速地发现早期瘤体。由《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刊发的研究,还显示出一系列的实验性药物有潜力通过基因干预来减缓动脉病变的进展。
乐观心态也是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一环。面对患病,不要消沉和过度恐慌。家人的支持和陪伴,可以给患者更多的安慰和战胜疾病的决心。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设置生活计划,患者和家属彼此理解、沟通,对于疾病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
家属在患者康复过程中拥有重要的角色。首先,要理解和支持患者的治疗安排和情绪波动,积极鼓励患者配合治疗。其次,关注患者的日常生活和饮食情况,确保饮食健康、有规律,并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减少外界压力。始终保持与医生的密切联系,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