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骨髓健康的“隐形杀手”:多发性骨髓瘤,你了解多少?

  • 390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骨髓健康的“隐形杀手”:多发性骨髓瘤,你了解多少?封面图

多发性骨髓瘤,一种发病率低但影响深远的恶性血液肿瘤,与年龄增长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然而,由于其复杂的发病机制和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常常被误解、忽视或与其他疾病混淆。本文将通过解析常见的医学误区,帮助大家更加科学地认知多发性骨髓瘤。

医学谬误一:腰背痛只是普通劳损或骨质疏松

腰背痛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常见症状,但很多人会将其误认为是日常劳作导致的肌肉劳损或普通的骨质疏松。

谬误内容:腰背痛不算大事,休息或贴膏药就能缓解。

很多中老年人,尤其是像山东潍坊这一劳动强度较大的地区,认为腰背痛本身是由于过度劳作或者缺钙引发的,并不重视这一症状。

科学解读:事实上,腰背痛可能是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信号。依据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研究,不明原因的骨骼疼痛伴随血红蛋白减少或高钙血症等异常指标,需要警惕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性。

正确做法:对于持续性的腰背痛,尤其是伴随乏力、贫血或反复感染等症状,应尽早就医,进行血常规、生化全套和骨髓细胞学检查,以确保早期发现病因。

医学谬误二:只有老年人才会得多发性骨髓瘤

虽然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但这一疾病并非老年人的专属问题。

谬误内容:55岁以下不用担心多发性骨髓瘤。

很多人认为年轻人“身体底子好”,与这种骨髓相关性疾病无缘。然而,虽然临床统计显示多发性骨髓瘤的高发年龄为65岁以上,但年轻患病者的比例正在逐步上升。

科学解读:根据《血液与肿瘤研究杂志》,近年来由于饮食、环境污染和基因突变等原因,40岁以下的多发性骨髓瘤病例增多。某些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淋巴增生性综合征,也可能成为年轻患者的潜在风险因素。

正确做法:关注家族病史,定期体检。若出现持久的骨痛、乏力等症状,无论年龄如何,都应主动筛查相关血液疾病。

医学谬误三:不吃刺激食物,疾病就能“自愈”或恶化减缓

许多人在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或类似疾病之后,采取极端的饮食调控方式,试图通过“忌口”实现自愈。

谬误内容:清淡饮食加中药调理就能抑制病情。

部分患者,尤其是婚姻稳定的家庭中,容易寻求民间偏方如中药膏方配合清淡饮食来治疗疾病,但这一观点缺乏科学依据。

科学解读: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药物(例如硼替佐米及免疫调节剂),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单纯的饮食调控对疾病有决定性影响。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可靠性与安全性。

正确做法:接受规范化的治疗,包括骨髓瘤专用药物治疗方案、干细胞移植等,同时结合均衡膳食、合理补充蛋白质与维生素,提升自身免疫力。

提升辨别能力的策略

防范措施:在接触信息时,优先查阅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或权威医学组织发布的疾病管理指南,切勿相信道听途说的“偏方”或未经证实的疗法。此外,定期去当地医院咨询血液科医生,依据专业建议调整疾病管理计划。

培养科学思维:在获取医学信息时,保持客观独立的思维方式,从多个角度审视信息的真实性。注重去查明研究的出处及其科学性,不要轻信过于绝对或夸张的描述。

总结

多发性骨髓瘤作为一种复杂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其症状既隐匿又多样化,易被误解或忽视。通过本文解析的几个常见谬误,例如将腰背痛仅视为劳损、将疾病与年龄绝对化关联等,我们理解到:科学认知疾病、及时规范化诊断与治疗是保证生活质量的核心。同时,养成独立的科学思维与甄别能力,将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健康信息中做出最优解。

参考文献:

  • Rajkumar SV, Kumar S. Multiple Myeloma: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2020;95(5):1012-1028.

  • Kyle RA, Rajkumar SV. Criteria for Diagnosis, Staging, Risk Stratification and Response Assessment of Multiple Myeloma. Leukemia. 2014;28:1122-1131.

  • Landgren O, Weiss BM. New Concepts in the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and Smoldering Multiple Myeloma. Blood. 2009;113(21):5412-5421.

  • Palumbo A, Anderson K. Multiple Myeloma.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1;364:1046-1060.

  • Durie BG, Harousseau JL, Miguel JS, et al. International Uniform Response Criteria for Multiple Myeloma. Leukemia. 2006;20:1467-1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