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不少人都闻之色变。尤其是当身边的人被确诊为乳腺癌时,各种信息铺天盖地而来,让人无所适从。在这样的信息爆炸时代,如何识别与纠正医学谬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针对乳腺癌的常见误区进行解析,帮助读者建立科学的健康观念。
误区一:只有有家族史的女性才会得乳腺癌
不少人认为,乳腺癌只有在家族中有患病史时才需要担心。事实上,这是一种误区。
科学解读:研究表明,虽然有家族史的女性相比没有家族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更高,但大多数乳腺癌患者并没有家族史。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数据,只有约10%的乳腺癌病例是由于遗传基因突变引起的。
正确做法:无论是否有家族史,女性都应该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40岁以上的女性可以考虑每年进行一次乳腺X光检查,同时每月进行自我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误区二:乳腺癌总是伴随着疼痛
许多人认为,乳腺癌一定会引起胸部疼痛,实际上,这并不准确。
科学解读:早期的乳腺癌可能并不会引起任何疼痛,尤其是当肿瘤较小时。因此,不能仅凭是否有痛感来判断有无乳腺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指出,许多乳腺癌患者在症状出现前就已经通过筛查确诊。
正确做法:不要因为没有痛感就忽视乳腺健康检查。定期做乳腺X光检查和超声波检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无症状的乳腺癌。
误区三:乳腺癌手术后就能完全治愈
一些患者误以为乳腺癌切除手术后就能“一劳永逸”,事实上并非如此。
科学解读: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但并非唯一手段。术后仍需根据病情进行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术后复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需要长期随访和治疗。
正确做法:术后定期复查非常重要,医生会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随访方案。患者要严格遵从医嘱,定期进行复查,并不定期进行自我检查。
误区四:乳腺自查可以完全代替专业筛查
一些女性认为,只要定期进行乳腺自查,就能够替代专业的乳腺癌筛查。
科学解读:乳腺自查确实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异常,但这并不能完全替代专业筛查。乳腺X光检查和超声波检查能够发现早期的小肿瘤,这些是自查难以做到的。
正确做法:乳腺自查和专业筛查应当相结合。40岁以上女性每年应进行一次乳腺X光检查,如果有高风险因素,应根据医生建议增加筛查频率。
提升辨别能力的策略
防范措施:提供实用的辨别真伪信息的方法,如查阅权威医学机构发布的指南、咨询专业医生等。美国癌症协会和中国抗癌协会等都是可靠的信息来源。
培养科学思维:强调培养批判性思维,不轻信未经证实的信息,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健康问题。面对网上的各种健康信息,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了解其背后的科学依据。而且,重要的是要听取专业医生的意见。
总结
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属需要正确认识疾病,避免陷入常见的医学误区。本文针对“只有有家族史的女性才会得乳腺癌”、“乳腺癌总是伴随着疼痛”、“乳腺癌手术后就能完全治愈”、“乳腺自查可以完全代替专业筛查”等误区进行了详细解释。只有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复发。正确认识乳腺癌,建立科学的健康观念,才能更好地面对疾病,享受健康生活。
文献列表:
-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2020). Breast Cancer Facts & Figures 2019-2020.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19).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PDQ®)–Health Professional Version.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 中国抗癌协会. (2021). 《中国乳腺癌防治指南(2021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 Smith, R. A., Cokkinides, V., & Brawley, O. W. (2019). Cancer scree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2019: A review of current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guidelines and current issues in cancer screening.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69(3), 18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