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晚期患者在临床分期中通常表现出多个异常指标。这类患者可能面临多种身体功能的减弱和代谢异常。通过临床检查和病理检查,常常可以发现血清甲胎蛋白(AFP)显著升高,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异常升高,黄疸指数升高等现象。
正常情况下,成人的甲胎蛋白(AFP)的正常范围通常为小于20 ng/mL,ALT和AST的正常范围分别是小于40 U/L。黄疸指数的正常值约为小于25μmol/L。当这些指标出现异常时,可能预示着严重的肝脏病变,尤其是肝癌的存在。
肝癌的成因及危害
肝癌晚期的患者,往往经历了长时间的病理变化。肝癌是由于肝细胞异常增生并失去正常功能所致。胆汁淤积、肝组织损伤、病毒性肝炎等都是肝癌的前兆。晚期肝癌患者可能存在肿瘤扩散至其他器官的风险。
根据《中国典型恶性肿瘤流行病学》指出,肝癌在发展过程中,肿瘤细胞会破坏肝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广泛的肝纤维化和坏死。严重时,患者会出现肝腹水、门静脉高压、甚至肝性脑病等致命并发症。
肝癌的临床治疗方案
肝癌的治疗因患者个体差异、肿瘤分期而有所不同。常见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局部治疗(如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放疗和化疗,以及靶向药物治疗。
据《Liver Cancer: Between the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Real-life Practice》一文中提及,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尤其对于早期肝癌患者。晚期肝癌患者则常使用TACE结合系统性药物治疗。近年来,靶向药物及免疫疗法也在肝癌治疗中展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肝癌的预防措施
预防肝癌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尤其是高危人群,如乙肝、丙肝病毒携带者,长时间酗酒者以及脂肪肝患者等。首先,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肝癌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进行甲胎蛋白(AFP)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
其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饮酒,尽量接种乙肝疫苗,减少肝炎的发病率。对于有肝病基础的患者,应遵从医嘱定期随访,进行肝功能监测和影像学检查,以早期发现潜在病变。
作为广大患者,我们应当积极面对病情,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检查。有科学研究和合理的治疗手段,我们有信心能够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肝癌,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引用文献
Cai J, Feng G, Jin C, et al. Liver Cancer: Between the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Real-life Practice. J Clin Transl Hepatol. 2020;8(1):29-40.
中国典型恶性肿瘤流行病学. 中华肿瘤杂志. 2018;40(7):504-509. 作者: 王辉,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