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份检查报告中,我们了解到一位四川省遂宁市7岁儿童被诊断为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俗称“花粉症”或“鼻敏感”,是一种普遍的呼吸道过敏病症,主要症状包括打喷嚏、流鼻涕、鼻痒等。根据报告中的描述,患者有使用一些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如盐酸左卡巴斯汀鼻喷剂和丙酸氟替卡松。这些药物各自有明确的用药方式,旨在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在过敏性鼻炎的常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我们更应该关注如何通过日常的预防和保健,以减轻或避免症状的发生。
过敏性鼻炎的常见原因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因过敏源刺激鼻黏膜而导致的慢性炎症。过敏源可以是花粉、尘螨、霉菌、宠物皮屑等。当这些过敏源进入鼻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会错误地认定它们是有害物质,释放出组胺等化学物质,从而引发鼻黏膜的炎症和充血。
研究表明,过敏性鼻炎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如果父母一方有过敏性疾病,孩子也有较高的概率患有类似问题。同时,空气污染、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衣物、食物中的某些成分也可能成为触发因素。根据《变应性鼻炎的诊断与治疗指南》,约10%-30%的成人和40%的儿童受到过敏性鼻炎的影响,这一数字在城市地区尤其高。
过敏性鼻炎的危害
过敏性鼻炎不仅仅带来鼻部不适,更严重的是它可能诱发其他疾病如哮喘、鼻窦炎、中耳炎等。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的过敏性鼻炎可能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学习、工作和社交受到严重影响。据统计,患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比正常人群更容易患上呼吸系统感染,以及因频繁用鼻而引起的鼻黏膜损伤。
特别是对青少年儿童来说,频繁的过敏性鼻炎发作不仅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长发育,还会因为鼻塞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进而影响白天的学习和活动。因此,及时筛查并治疗过敏性鼻炎显得尤为重要。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方法可以大致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大类。药物治疗包括抗组胺药物、鼻用激素类药物、减充血剂和白三烯调节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减少或阻止过敏反应的发生,从而减轻症状。非药物治疗则包括脱敏治疗和生活习惯的改善。
根据S Meltzer等在《鼻炎治疗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选择》(Allergy Asthma Proc, 2019)中的研究,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可以显著减轻过敏性鼻炎的打喷嚏、流鼻涕、鼻痒等症状。如果患者症状较为严重,鼻用激素类药物如丙酸氟替卡松也被推荐使用,这类药物能够有效减少鼻黏膜的炎症和肿胀。对于部分患者,长期脱敏治疗是较好的解决方案,通过逐渐接触少量过敏源,使身体的免疫系统逐步适应,从而减少对过敏源的过激反应。
过敏性鼻炎的预防措施
过敏性鼻炎的预防措施主要集中在减少与过敏源的接触以及增强自身的抵抗力。针对不同过敏源有不同的应对方法,例如对花粉过敏的患者,可以在花粉季节尽量避免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并在回家后及时洗脸、洗手;对尘螨过敏的患者,定时清洗床上用品,使用螨虫防护套,并保持居室干燥通风。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习惯,增强免疫系统的抵抗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童年时期的孩子,应尽量避免受凉,增强体育锻炼,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从而提高机体的整体抵抗力。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尽量营造一个无过敏源的环境,注意突发症状的及时处理,同时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过敏性鼻炎发作的频率。
引用文献
S Meltzer, Nasal Allergy Treatment Options, Allergy Asthma Proc, 2019 March
S Greiner, Allergic Rhinitis: Mechanism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Current Allergy and Asthma Reports, 2018 Ju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