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期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体格检查发现全身出现泛发性红色风团,伴随明显瘙痒感,特别是在夜间和遇热环境中症状加重。舌苔薄黄,脉数。最终诊断为慢性荨麻疹。这是一种常见但使人困扰的皮肤病,其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正常情况下,皮肤的外层屏障功能可以有效抵御外界刺激,而过敏反应就是在这一层保护屏障被突破时出现的。荨麻疹是由于皮肤浆细胞释放过多的组胺等炎症介质,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和其他免疫反应,从而引发皮肤红肿、风团和瘙痒等症状。
慢性荨麻疹的可能因素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皮肤过敏反应,通常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食物过敏、药物过敏、感染、应激因素等。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失调、胃肠道疾病以及环境刺激也可能引发该病症。
食物和药物过敏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一些常见的过敏食物包括坚果、海鲜、蛋类和某些水果。药物引起的荨麻疹多见于抗生素、止痛药和抗炎药等。某些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寄生虫感染,也可能成为诱发因素。
此外,情绪应激、物理因素如压力、冷、热、日光、运动等,均可在某些情况下诱发或加重荨麻疹的症状。而自体免疫反应,即人体的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也是慢性荨麻疹的重要原因之一。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案
目前,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主要集中在缓解症状和预防复发。西医治疗主要依赖于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药、电解质平衡等药物治疗。抗组胺药物是治疗荨麻疹的首选,这些药物能够阻断组胺的作用,从而减轻瘙痒和风团症状。
在一些顽固病例中,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和生物制剂也可能被使用。此外,血浆置换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在某些免疫功能异常的患者中取得一定疗效。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和外用、针灸、穴位注射等,通过调整机体整体状态,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综合治疗措施还包括中药治疗,如使用连翘、忍冬藤、牡丹皮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以及进行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平衡体内的免疫反应。这种中西结合的治疗方式可以在改善症状的同时,减轻药物副作用,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慢性荨麻疹的预防措施
慢性荨麻疹的预防首先要了解并避免诱发因素。对于已知的致敏原,如某些食物、药物或环境刺激,应尽量避免接触。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均衡饮食,增强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饮食中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避免吸烟和酒精摄入,这些均有助于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情绪管理也是预防慢性荨麻疹的重要环节。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焦虑和精神紧张,可以帮助减少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此外,要及时治疗原发疾病,如胃肠道疾病、内分泌失调等,这些疾病可能成为慢性荨麻疹的潜在诱因。
必要时,可定期进行过敏原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并避开新的致敏原。对于一些恢复期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逐渐恢复对某些过敏食物的摄入,以适应体内免疫系统的调整。若发现皮肤出现异常变化,及时就医,争取早日确诊并进行进一步治疗,以控制病情,降低复发风险。
引用文献
Kanani A, Schellenberg R, Warrington R. Urticaria and angioedema. Allergy Asthma Clin Immunol. 2011 Jun 10;7(1):suppl 1:S9.
Rabelo-Freitas DM, Olivieri B, Rivitti EA, Aoki V. Chronic urticaria: an updated clinical review emphasizing treatment with anti-histamines. An Bras Dermatol. 2017 Dec;92(6):700-707.
El-Gamal YM, Hossny E, El-Sayed ZA, Reda SM, El Hefny AM. Recent advances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idiopathic urticaria. Allergol Immunopathol (Madr). 2017 Nov-Dec;45(6):602-610.